第三百五十一章 进展

显然沈慕诗对总公司这边的业务还不是很熟悉,但是作为施安国际的项目的负责人,宋世杰专门给她从创作组调过来一名文案和一名美工。

和施佩安接触过,沈慕诗才知道这个项目有多大,更知道现在的施佩安已经不是当初小三产的总经理,施安国际手上的知名奢侈品品牌就有十几个,还有一些国际上的轻奢品牌,有一些已经和施安国际签订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而且施佩安的公司一点都不比宋氏集团小多少。

胡晓天问沈慕诗,施姐这么大能力,为什么不自己做媒体,她有没有和你谈过要挖你?

这个问题上,沈慕诗认为胡晓天想多了,施佩安常说一句话:“专业的事让专业的人去做。”她更愿意把经历放在更多的品牌和更大的市场。

虽然嘴上这么说,但是不难看出,施佩安是有意培养沈慕诗。她并不太急于签订总体的代理协议,而是一个小单一个小单的业务甩给沈慕诗。

所谓小单动辄也是几十万,要知道几块一级地段的路牌灯箱单价都是几万起,电视广告都是按秒计费。

之前在宋世广告,沈慕诗接触最多的就是电台的广告,好的时段三十秒起步才几百,客户最多也就是一个月的签,其他时段一分钟一二百,每次的合同过万都算大点的合同。

每个月算是奖金两三千的收入,在九十年代末就已经是高收入了,施佩安的所谓小项目已经让沈慕诗大有斩获。当然这些都是有条件的,施佩安必须大量的学习,学习各种广告方面的知识,好在有文案和美工协助。即便这样,她也感觉时间不够用。

中秋节眼看到了,吴明酒吧的卡座里,三个男人正在举杯庆祝。

上半年三个人赚钱都算顺利,网吧开的也顺风顺水,二十元一小时的高额挡不住地点优势和外院学生上网的心情和热情。这个月的账目显示,费用半年之间就赚回了投资。

宋世杰那边也开始步入正轨,虽然期间有些坎坷,但是施安国际最终签订了一个一年上百万的大单,这仅仅只是开始。

吴明依然不急不缓的开着自己的酒吧,加上网吧也开始盈利,想着以后每个月坐地都能有不少分红,对于没什么太大追求的吴明即便就是意外之喜,当然还有一个好事,就是和周逸云也有关。

文松电子的生意越来越好,中介那边也已经处于平稳持续盈利之中,这两边都不太用周逸云多操心。这半年大部分是周逸云都是在网吧这边,不是上网,而是看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