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
陆向北在公社大院内等着,一看到叶夏从徐主任办公室出来,迎上前低声询问。叶夏清亮的眸中笑意萦绕,点头:“我只提了养猪那事儿,徐主任应允了,这会子我爸怕是正在大队部接电话呢。”
原本她还想提暖棚种植蔬菜,以及食用菌木耳蘑菇等培育、种植、加工,最终想想,一次不能吃成大胖子,还是一步步来比较妥当。
陆向北闻言,自是为媳妇儿感到欢喜:“这就很好了,不过我想徐主任应该会反复证实你的说辞后,才会把这事儿报上去。”
叶夏当即笑说:“聪明,徐主任确实要进行两到三次验证,毕竟这第一次只是养两头,即便像我说的那样,三个月出栏,
每头猪的重量约莫达到一百五十公斤左右,可猪的数目毕竟小了些,为数据准确,第二次估计得多养几头,好加以确认,等数据保证无误,才方便上报,继而推广开。”
两人低声说着,不知不觉间走出公社大院。
“小夏妹妹!”
韩泽宇拎着一个鼓囊囊的旅行包刚下班车,抬眼间便看到他熟悉的面孔,高兴得又是出声喊人又是抬手挥舞,好叫叶夏看到他在哪。
没错,韩泽宇看到的熟悉面孔,正是叶夏,之前的来信中,他有说到暑假期间会来大梨树看望叶夏,然,他没想到前脚他领到成绩单,随之就被家人向往年暑假一样,丢给他大伯带去某队伍操练。
那支队伍有猛虎之称,近两个月的暑假,他是日日被那些老油条操练,身手虽长进不少,但苦头也没少吃,最过分的是,又一次被晒成黑炭头。
好不容易等到离开的期限,他是一刻都不多留,回家从他妈手中要来不少票证,前往百货商店买来这样那样的好东西,
装包拎起坐车就朝大梨树这边而来。他是七点过半在省城客运站坐上车的,到这边的县城差不多快十点,接着倒乘通往红渠镇的班车,
终于在三十来分钟后,抵达这红渠镇,原以为还得向人打听如何前往大梨树,不成想这么巧遇上他想见,此次来看望的小丫头,心里禁不住涌上一股子喜悦,难道这就是缘分?
叶夏循声而望,看到一个牙齿特白,长得特帅特精神,就是有点黑,约莫一米七八的少年正朝着她这个方向挥手。
有点眼熟,叶夏顿住脚,望向班车终点站牌处,距离她三十米开外的少年,慢慢的,她想起对方是谁了,不由莞尔一笑:“韩二哥!”
认出人,她甜甜地唤了对方一声。
因为之前去京市参加写作交流活动,在省火车站认识了韩泽宇的家人,得知韩泽宇上面还有个兄长,叶夏自然而然称呼韩泽宇为韩二哥。
跟在韩泽宇身后下班车的是个相貌清秀,年月岁的小女孩,如果木菊香在这,肯定会认出小女孩是谁。
潘玉芝,对,小女孩正是潘玉芝,正是木菊香娘家隔壁潘家三房,年八岁的大闺女。开学在即,家里不愿再出钱供潘玉芝读书,
这对潘玉芝来说既意外也不意外,但她没有认输,没有向潘家人认输,她想上学,为了目标,必须得上学!于是,潘玉芝靠着她本源世界的父亲和兄长教她的本领,
在山里下套,捕捉野物,找地方圈养,并采摘草药、木耳、蘑菇、野菜等,晒干,藏起来,等攒得可以拿到县上黑市卖了,把那些东西塞到麻袋,天不亮便赶往镇上,坐首趟班车前往县城。
药草自然是卖给药店,旁的东西,全在黑市上处理。
至今,潘玉芝跑了两趟黑市,手里已存下近八块钱。
学费妥妥够了,要是家里出口粮,开学后只住宿,给食堂掏个加工费,一切都好说,问题是,潘玉芝担心家里不给她拿口粮交学校,因此,今个即便在黑市上赚到四元八角钱,她也没法高兴起来。
坐上回镇上的车,原本无精打采,可是不经意间,潘玉芝看到侧面前排,靠近过道坐着的韩泽宇,整个人一下子来了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