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年纪较长的皂吏站出来:“我曾经在大泽河丰阳县任皂吏,知道如何在不伤人的情况下,对付闹事民众。”
“闹事民众素来都是被人怂恿,经人扇动,只有城主大人出面给出多方承诺,他们见到确实有效的保障以后,就会散去。”
“可是现在,城主大人和主簿大人都病倒了,谁能让他们信服呢?”
赵箭宽慰他们:“我看着就是一根竹竿,多年前也曾是北征归来的骁骑前锋将军,现在仍然是大理寺的捕快督事,和你们一起对付闹事百姓。”
年长的皂吏和其他人当时就吓到了,真是人不可貌相,这位高瘦汉子竟然大理寺的捕快督事?
“谢大人!”皂吏们感激不尽。
年长皂吏随即摇了摇头:“被扇动的百姓大多不识字,有些根本不讲理,只有文书远远不够。”
“他们来了!”守在县衙外的皂吏高喊一声,“要不要关门?”
“不能关!”年长皂吏和赵箭同时回答,“与平日一样。”
几乎同时,县衙内也能听到喧嚣的叫骂声:
“王雷主簿出城避疫,不管百姓死活!”
“王雷说话不算话,请来名医不治病!”
“父母官不为民,不如滚蛋回家!”
“我们要吃饭!”
“我们要养家!”
“……”
眨眼间,气势汹汹的闹事百姓,就走到了县衙大门外,冲撞站在大门外的皂吏,高声呐喊:“狗官出来!”
“缩头乌龟躲起来,让我们怎么活?”
年长皂吏硬着头皮,站到了最前面:“各位父老乡亲,不瞒你们说,王大人和主簿这些日子疲于奔命,已经染上疫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