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错,少主才是有熙氏之主,我们来熙国是来投靠少主的,不是听他即墨公子命令的!”
......
在关岭城各个街巷,各个角落,在神秘的推力下,这一幕一一上演,一时间,满城风雨,全民沸腾,虽不至于就地哗变,可是也开始动摇了即墨公子在关岭城的统治地位。
等到中午时分,往日络绎不绝的熙都商队今天格外的少,即便有,那也是零零散散几个小商队。
这让一大早在此等候的关岭城百姓失望不已,人多粥少,他们谁也不敢示弱,挤破脑袋往里冲,就连“埋怨即墨公子”都暂时忽略了。
然而,结果然百姓们极为失望。
商贾们告诉关岭城百姓,今年虫灾爆发,各地百姓受灾,故而帮工做事的人很多,熙都、赤水、离城、白马等地目前不缺帮工。
集市里的百姓们一个个垂头丧气,忧心忡忡,想着家中殷殷期盼的家人,嗷嗷待哺的孩子,每个人脸上都写满了忧伤。
希望落空,极度压抑的百姓们将抱怨的对象再次锁定在即墨公子身上,即便是懦弱怕事的关岭土著,这时候也是不禁小声暗呸了一声“狗日的即墨公子”!
落水的人总是惊慌失措,惶恐不安,这时候,但凡有一条出路,他们就会像抓住救命稻草一样,死也不放手。
很快,商贾们私下“透露”了一些消息:
据说,少主熙侯得封侯爵后,念及关岭城中的百姓日子艰辛,于心不忍,欲收回关岭城,即墨公子严词拒绝,少主无奈,只好退而求其次,有意在赤水两岸开荒十万亩良田,只要关岭城百姓投奔他,他来者不拒.....
商贾们离开,无需半日功夫,这个消息便在关岭城传开,妇孺皆知。
而消息灵通,做事果决之人,在得知消息的不久,风风火火就跑回家,收拾行囊,带着家人,跟着商贾的马车,投奔少主!
人有从众心理,尤其是目不识丁的平民百姓,见到别人投奔少主,考虑了一下自己家的状况,反正活不下去,于是一咬牙,也跟着逃难到熙都。
有第一个,就有第二个,随后便形成了潮流,汹涌澎湃。
这一天正午,即墨公子正在与巫马、苗老等有熙氏族人觥筹交错,大吃大喝,很凑巧,这会他们口中议论的正是姚云。
“两位族老,你们把心放到肚子里,有父王为我们撑腰,他姚云有什么胆子敢对关岭城动兵,不过虚张声势罢了,你们看,这都好几天过去了,姚云屁都没放一个,你说他怂不怂,丢不丢人。”
即墨公子意气风发,脸上满是对姚云的不屑,说狠话,谁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