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6、没法聊

陆子峰没空回家,小七也是不会在家里安睡的。所以,他吃完饭,就又拎着七嫂给陆子峰和胡大他们准备的饭菜,又急匆匆的走了。话说他也是才回到家里,还没有站稳脚跟就开始忙碌。

要是换了别个,说不得会感激涕零。可是,钱如意看着他忙忙碌碌,毛毛躁躁的样子,一点儿都感激不起来。小七分明就办了亏心事,没办法面对七嫂和丫丫,这才让自己显得忙碌的不得了。

小七大概也察觉到熬钱如意其实是知道他的事情,所以,傍晚回来的时候,没有再找茬骂钱如意。而是说了几句陆子峰的事情,就又匆匆的走了。

尽管如此,七嫂依旧高兴无比,连同丫丫都一整天乐的合不拢嘴。一天里不知道和笨笨说了多少次,我爹回来了。

搞的钱如意都替自家的七哥感到没脸见人,在屋子里躲了一整天。连吃完饭都没敢和七嫂母女俩一桌。

“如意,老太妃找你。”七嫂笑呵呵的从外头进来,怀里抱着折叠好的干净衣服。对于这个善良的乡下妇人来说,老贤王和老太

妃的存在,就仿佛多了个有钱的邻居一样。虽然她做过几天葛家的丫头,但葛家原本就是个土财主,规矩都是乱七八糟。因此,七嫂的心目中,关于阶级之类的分划并不清晰。

所以,这时说起老太妃叫钱如意,就好像隔壁老奶奶找钱如意玩儿一样。

钱如意正不知道该怎么面对七嫂呢,于是披着斗篷出门。

她到隔壁老太妃这里,早已经轻车熟路。来到老太妃的屋子里的时候,忽然发现气氛有些异样。老太妃坐在榻上,而一向精神的老贤王,却拥被躺在那里,两眼望着房顶,似乎在想着什么。

“如意见过王爷千岁,太妃娘娘。”钱如意福身行个礼。

老太妃抬手,示意她不必多礼。

老贤王坐起身,望着钱如意:“丫头,你说,如果陆逢春还活着,现在会怎么办?”

这个问题将钱如意问了一头雾水:“什么怎么办?”

老贤王道:“你可知道前几天闹匪的事?”

钱如意点头:“知道是知道,只是不怎么清楚。听说那郑学监原来是马匪出身。大约是他将那土匪引来的。”

老贤王摇头:“老夫日思夜想,觉得不会这么简单。”

钱如意无奈道:“哪能是什么样的目的呢?难不成那土匪是为了您而来?”

老贤王依旧摇头:“不像。老夫偌大的年纪,膝下空空。既无前忧,又无后患。他们图谋我又有什么用处呢?”

老贤王这话说的不假。老贤王都七八十岁了。他也没有个儿女,死了活着真的对朝廷起不到多大的影响。土匪费劲巴拉的找他麻烦,真的有些莫名其妙。

钱如意思索着:“难道是为了您那件要紧的东西?”

老贤王陷入深思之中。这种事还真的不好说。

老太妃忽然开口道:“如意,你是不是有什么心思?”

话说钱如意已经快憋死了,闻言道:“我七哥做了陈世美了。”

说完,将小七在外头又找了女人的事情说了。

老太妃道:“那他有没有不要你家中的七嫂?”

“这倒没有。”

“那就不算陈世美。男人嘛,在外头有个把女人不是很正常么。”

钱如意气闷,觉得和老太妃这天没法聊下去了。

她转而道:“秋色的案子怎么样了?”

郑氏谋害庶子一案,尘埃落定之后。钱如意就没有再往前头去过。后来又出了匪患,外头乱糟糟的,陆子峰忙得脚打后脑勺,自然也没人和钱如意说经过。

老太妃却是知道的。闻言叹息了一声:“也是个苦命的女子。”

原来,当年葛世文靠上秀才之后,那郑学监就看中他勤奋刻苦,家里有是金山县的乡绅大户。于是就萌生了要和葛家结亲的念头。那时候,葛世文的原配身怀六甲,不日就要生产。

那郑学监买通了稳婆,在那妇人生产之时,假做难产之相趁机要了那妇人和腹中孩子的性命。这才有了后来葛世文和郑氏的这门亲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