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想要知道1929年本应该只在美国本土发生的经济危机到底是怎么蔓延至全球的,你只要知道知道一点就好——美国是欧洲的最大债权国。
在那场大战之后,美国对全欧洲放贷。他们不仅为英国和法国提供贷款,并且在高额利率的促使下,他们也为德国提供贷款。整个欧洲在那个年代欠了美国一百亿美元,而协约国之内又互相欠款,比如俄国就欠了英国七十亿美元,这根本就是一笔烂账。
现在,美国本国出现了有史以来最为严重的经济危机,他们当然会停止向欧洲放债。不仅如此,他们还会向欧洲催债,催促他们归还原先说好了能拖延很久才归还,甚至是本来说好了可以不归还的欠款。
可是,他们真的有钱还吗?
哦,对了。德国还欠他们很多钱,那是在凡尔赛和约里本就规定好了的赔款义务。
就是在这种互相催款的混乱情况下,情况变得恶劣起来。欧洲各国为了保护本国的工业生产而纷纷增加进口关税,却没曾想……将经济危机所带来的影响一次又一次地加深。
1930年3月28日,天主教中央党的领袖布吕宁当选德国总理。
那个冬天格外寒冷,布吕宁的上任可以说是德国民众对于魏玛政府的最后信任。
【布吕宁是威斯特法利亚的一名爱国天主教徒,他的梦想是政治上采用民主的形形式,并以此重建昔日德国。布吕宁试图稳定财政状况。他提出了一些方案,比如在经济方面厉行节俭、文职官员人数削减、薪酬降低等,可这些政策并没有受到人们的欢迎。怨恨的情绪越来越强烈……】
合上了自己正在看的那本书,林雪涅不禁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这里是2019年的布拉格,她就坐在自己租的那间小阁楼里,坐在天窗边上的写字桌前。
当她合上书,她又拿出了自己的日记本。不知是从什么时候起,她开始写起了日记。反正现在她也不用每天都给一位文学大家写个三五封信,她可以有时间在纸质的日记本上写下她在那个年代的所见所闻,以及自己对于那些的感触。
这一天,她在日记本上写道:
【有时候我会想,当年的德国走上这条路会不会是必然的结果,并不是希特勒出现了,而是当时的德国渴望着这样一个人。魏玛政府成立时所遭遇和接受的那一切就已经意味着他不可能走得长远。但是事情真的只是这样吗?以前,我只知道魏玛政府在成立之初就有几名政要被民间的右翼分子暗杀。而现在,我已经知道被暗杀的外交部长拉特瑙是一名犹太人。这是现在的德国已经不敢提起的往事。可它的确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
让德国人一直以来都不怎么喜欢的犹太人出任德国外长,代表这
作者有话要说:个国家向协约国不断地做出妥协,这对于一些右翼分子来说应当会是难以忍受的事。
可是当年的魏玛政府中究竟拥有多少犹太力量?在那场经济危机到来的时候,犹太势力所掌控的这个国家的财富又到底有多少?
这个问题直到今天已经是很难被人知晓的了。
但有一点是值得肯定的,那就是它绝对超出了犹太人在德国的人口占比,而且超出了很多很多。
这应当是一个积累仇恨的过程。
==
昨天是没什么人看到我说午夜12点以前留言都有送红包么?怎么感觉留言数和平时的差不多呢?那今天再送一天好啦!一般来说一眼看过去都不超过一行的留言我会送20点,长一点的会送100点,和我进行灵魂深处深刻沟通的会送的更多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