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八十六章 轶事(下)

这一类的平台,公开呈现的信息就是,他们拥有强大的买家团体,这些买家对于各类古董如饥似渴?所以?委托他们出来找藏品。听起来,似乎是很合理的理由。之后?就是先看个图片?然后安排买卖双方现场约谈,达成交易。

发展到后几年?还出现了另一类的模式,就是直接开洽谈会?把买卖双方约过来现场再谈?其实换汤不换药,来来去去,也是这一套思维模式。

那为什么要搞这一类的私下交易呢?其实说白了,就是为了赚取一些服务费用罢了。至于卖家是否是骗子?或者被骗了钱?买家是否买到了赝品,和他们无关,找上门也都可以推托。

对买家可以说,我又不提供鉴定服务,出了问题?找我有什么用?如果实在闹的太大,退了服务费就是了。

杨莫指着杨宝生点了点:“你呀?怎么就不动动脑子,先想想这种事情靠不靠谱?”

杨宝生弱弱地说道:“我觉得还算靠谱呀。”

“既然靠谱?你还走眼?”

杨莫嗤笑一声,接着说道:“我知道你不服气?那我就跟你分析分析?咱们就以买家为例。私下交易?在圈子里自古就有,但每一个真正有实力的收藏家,都肯定是拥有一定身份地位的人士,而能够拥有一定身份地位的人士,肯定是忙得一分钟要当两分钟用的。

且不说人家愿不愿意抛头露面,单单说时间问题,你觉得他们有可能去参加一个不知名公司的私下交易吗?”

杨宝生反驳道:“他可以委托别人去交易啊。”

杨莫摇了摇头:“你还真以为这些大藏家没有自己的渠道啊!这些人完全委托冯建德,刘宏知这样的专业人士,不比这些连实力都没有的不知名公司强?”

杨宝生说:“可我就是买家啊!”

杨莫有些无语了:“我说了这么多,你怎么还不明白,既然大收藏家没有,自然也就只有像你这样的买家,买卖双方的整体真实水平,大体可想而知了,那还不如去古玩市场交易?所以说,只要多想想,就知道这种交流平台不靠谱。”

赵琦点了点头,说到底,这类服务平台,就是抓住买卖双方的侥幸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