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28章 没有胜算的争斗

北颂 圣诞稻草人 3604 字 8个月前

随后在河西的时候,又写了一首《拜师赋》,写的是在河西拜寇季为师,寇季传授他们为官之道的事情。

在陕西府任职期间,又写了一首《月夜送小寇公东征》的诗,主要就是表达了一下他送寇季离开时候的心情。

除了范仲淹以外,像是包拯、苏洵、韩琦、文彦博等人,皆写过有关寇季的诗词赋。

柳永当属其中最夸张的。

只要寇季干了什么扬名的大事,柳永必然有一首诗词奉上。

从寇季在开封府提携柳永开始,一直到现在,柳永写的关于寇季的诗词,已经达到了三十多篇。

所有的诗词传达的几乎都是两个意思。

不是缅怀寇季对他的提携之恩,就是夸赞寇季如何如何厉害。

总结成一句话,那就是我柳永是寇季的学生,我先生牛逼。

倒不是说柳永在拍寇季马屁。

他就是那么个性子。

谁对他不好,他就喷谁,一首不够就两首。

谁对他好,他就夸谁,什么时候想起来,什么时候就写一首诗词夸一夸。

总之,如今关于寇季的名人诗词,已经能出一本厚厚的诗集了。

其中不乏传世之作。

寇季的名声,注定会随着这些诗词赋,一代一代传下去。

他也注定会成为后世人最仰慕的人之一。

没办法,学生一个个太厉害,他想不被人仰慕都不行。

你名垂青史有什么用?

人家寇季不仅自己名垂青史,还教出了一帮子同样名垂青史的学生。

那才是真厉害。

如此人物的笔墨,那自然值钱。

寇季不太在意自己的名声,他的学生写了关于他的诗词,也不好拿到他面前求表扬。

毕竟,似李白那种诗仙,才会当着人的面赋诗一首,然后让人觉得自己入了诗,是一件很荣幸的事情。

寇季一帮子学生,做了跟寇季有关的诗,拿到寇季面前去,想干什么?

告诉寇季,你能入我的诗,是你的荣幸?

信不信寇季拿大嘴巴子抽你?

就是因为没人在寇季面前求表扬,所以寇季并不知道自己入了许多诗词。

更不知道自己在不知不觉之间,已经成了许多大文豪诗词中的主人公。

寇季还在为自己的笔墨过于珍贵发愣,范仲淹却笑眯眯的低声说了一句,“先生是不是突然间觉得,卖亏了?”

寇季闻言,立马回神,喝道:“没有的事……”

范仲淹笑着点了点头,道:“先生此前赠给学生一句话,学生近些日子将其补全了,先生何时有闲下,帮学生誊抄一下?”

寇季愕然的看向了范仲淹。

范仲淹赶忙笑道:“学生虽然贫寒,但是润笔费还是出的起的。”

寇季恶狠狠的瞪了范仲淹一眼。

范仲淹哈哈大笑。

寇季迈开步子,头也不回的赶往了书房。

范仲淹笑着跟着寇季到了书房。

二人坐定以后。

寇季黑着脸道:“此次官家召你回京,是有一件重要的事情要你去做。此事跟你刚才说的几桩商税的事情都有关。”

范仲淹端正了一下态度,盯着寇季道:“商税的事情?”

寇季点头。

范仲淹沉吟着道:“难道官家要将商税收税权收回来?”

跟聪明人说话,就是省事。

赵祯将范仲淹一个资历颇深的官员召回京城,自然不可能让他坐冷板凳。

朝廷在将商税外包以后,剩下的丁口税,都是户部在管。

如今突然要他一个资历颇深的官员回京,做跟商税有关的事情。

那自然是收回商税收税权。

若是外包商税收税权的话,也用不着用他范仲淹。

寇季点头道:“不错,官家确实要将商税收税权收回来。但商税收税权,其中牵扯到的利益巨大。

所以官家暂时想暗中推行此事。

官家已经派了人前往各地发卖商税收税权,也派人暗中回购了商税收税权。

到时候,官家会派人在各地暗中建立税务司。

税务司总司,便在汴京城。

到时候由你出任税务使,总管此事。

为了掩人耳目,官家还会任命你为一字交子铺总管。

但一字交子铺的上下事务,你不用管。”

范仲淹听完了寇季的话,一脸振奋的道:“官家居然决定收回商税收税权,此举对我大宋可是大大有益啊。

我愿意为我大宋上面的人看不到商税收税权的弊端。

没想到官家不仅看到了,而且十分重视此事。”

寇季翻了个白眼,却没有解释什么,也没有讲是自己在主导此事。

范仲淹振奋过后,有些迟疑的盯着寇季道:“既然是官家要收回商税收税权,完全可以光明正大行事,为何要偷偷摸摸的呢?

如此不仅弱了官家的威风,也不体面。”

寇季反问道:“是威风和体面重要,还是彻底的拿回商税收税权重要?”

范仲淹一愣,正色道:“对官家而言,自然是威风和体面重要。”

寇季瞪了范仲淹一眼道:“若是光明正大的行事,自然能维护官家的体面。可此事九成九会败,到时候不仅拿不会商税收税权,官家也会跟着失去威风。

你觉得收回商税收税权,只是朝廷从民间拿回了属于自己的权力。

可我告诉,此事远比你想象的要复杂。

朝野上下,文武百官,背后或多或少都跟豪门大户有关。

而九成九的豪门大户,都在做生意,并且都有生意往来。

他们借着商税收税权的便利,没少为自己牟利。

如今官家收回商税收税权,就等于从他们口中夺食。

你觉得他们会答应?

他们若是一起反抗官家,你觉得官家是关、是打、是杀、是放?

他们若是一起发难,为难朝廷,你觉得朝廷如何应对?

你也在宦海沉浮许多年了,应该知道其中的利害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