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42章 分歧,明悟

北颂 圣诞稻草人 3560 字 8个月前

吉时到了以后。

陈琳领着宦官们去宣士子们入殿。

以韩琦为首的士子们,着官服,在一声声宣名声中,进入到了皇宫内。

没错,韩琦便是今科会元。

欧阳修、文彦博皆比韩琦年长,但是却没有夺得会元之位。

并不是他们的才学不如韩琦。

而是他们的策论比韩琦少了一丝锋芒。

赵祯正值锋芒毕露的时候,自然更喜欢有锋芒的士子。

所以在春闱考场,赵祯亲自作主,点了韩琦为会元。

韩琦一众士子入了垂拱殿,依照礼仪向赵祯施礼。

施礼过后。

赵祯也没讲什么,直接宣了一声开考。

该说的,赵祯早就在面试的时候说过了。

士子们也不是第一次见赵祯了,所以并没有那么紧张,也没有出错。

所以殿试的一切,一如往常。

士子们坐定以后,赵祯命人将准备好的试题发放给了士子们。

士子们拿到了试题,就开始作答。

赵祯等人如同泥塑雕像一样,坐在哪儿监考。

陈琳领着一帮子的宦官,给那些士子们送上了吃食和清水。

吃食是一些简单的糕点。

士子们饿了可以以此充饥。

三个时辰以后,士子们留下了试卷,退出了垂拱殿,有宦官引领着他们离开了垂拱殿。

士子们走完了以后,陈琳收起了所有试卷,放在了赵祯面前。

赵祯将试卷分成了数份,交给几位重臣一起审阅。

寇季等人拿着朱笔,觉得那篇文章写得好,就在上面画个圈,觉得那个文章不好,就再上面打个叉。

最后以圈圈的数量来判定士子们的名次。

当然了,赵祯拥有随意调换任何一个士子名次的权力。

阅卷阅到了一半,寇季皱起了眉头。

寇季拿起了自己手里的卷子,质问起了陈尧咨的兄长陈尧佐。

“陈礼部,你在阅卷的时候,是不是有失公允?”

陈尧佐正在闷头阅卷,猛然听到了寇季的话,赶忙抬头看了过来。

其他人也在闷头阅卷子,听到了寇季的话也同时抬起了头。

陈尧佐放下了手里的卷子,对寇季略微拱了拱手,“寇枢密这话是什么意思?”

寇季扬起了手里的卷子,沉声道:“韩琦、欧阳修等人的提出牧民之策,以富民为主。你全部给打了叉,难道不是有失公允?”

陈尧佐略微皱起了眉头,沉声道:“牧民之策,当然是以德行为主。若是一味的追求利益,最终只会多出一群嗜血的豺狼,而不是一群修德修行的百姓。”

新任户部尚书章得象听到了陈尧佐的话,赞同的点点头。

吕夷简三人抚摸着胡须盯着寇季,似乎打算看寇季如何应对。

寇季盯着陈尧佐道:“民以食为天,唯有吃饱了,才会有力气去修德行。若是吃不饱,都饿死了,要德行有何用?”

陈尧佐看着寇季道:“下官的意思,并不是说不让百姓吃饱。下官的意思是,牧民之策,应该以德为主,以富为辅。

德才是最关键的。

百姓们若是一味的只追求富贵,放弃了修德,久而久之,他们就会被金钱所吞噬。

为了钱财,他们可以出卖好友、出卖兄弟、出卖家人、出卖妻女,甚至出卖良心。

到时候,所有人眼里就只有钱,没有道德、没有仁义、没有忠孝。

没有道德、没有仁义、没有忠孝,那人还是人吗?

唯有修德行,百姓们才会有道德、有仁义、有忠孝。

如此才配称得上是人。

所以牧民之策,当以德为主。

韩琦、欧阳修、文彦博几人的文章中,通篇皆言富民之策,却无半点教化百姓尊重德行的策略。

他们提出的富民之法,倒是新奇。

下官仔细的推断了一下,却有可取之处。

但他们没有给出教化百姓德行的策略,下官只能给他们一个叉。”

吕夷简、王曾、张知白等人,听完了陈尧佐的话,一个个抚摸着胡须,频频点头,显然,他们十分赞同陈尧佐的说法。

他们认为,陈尧佐对欧阳修等人的评判十分的中肯。

古人知道道德、知仁义、知忠孝,所以古人重道德、重仁义、重忠孝。

但凡是有道德、有仁义、有忠孝的人,都会被所有人高看一眼,即便是他一贫如洗。

在科举制度没有推出以前,古人就是通过举孝廉选官的。

也正是因为古人重道德、重仁义、重忠孝,所以中华才有了礼仪之邦的美誉。

寇季通过陈尧佐的话,发现了一个问题,一个自身的不足之处。

他一味的想着让大宋变强大,一味的想着让大宋变富庶,却没有想过让大宋百姓在礼仪道德方面,也跟着一起进步。

他觉得,一个富庶、强大的大宋,就应该四海无敌、万邦来朝。

但此刻听了陈尧佐的话,他才明白了一点。

真正的富庶、强大,并不仅仅是钱财和力量方面,还有精神方面。

唯有钱财、力量、精神三方面一起变强,大宋才算得上是一个健全的强大的大宋。

只注重一项,或者注重其中两项的话,即便大宋变强了,也是一个畸形强大的大宋。

一个畸形的大宋,是很难长久的存活下去的。

有可能因强而亡、也有可能被资本吞噬、更有可能穷穷苦苦的守着自己的仁义道德被人打死。

寇季既然有心打造一个强大的大宋,自然希望将它打造成一个真正强大的大宋,而不是一个畸形强大的大宋。

所以,钱财和力量提升的同时,精神方面也必须跟上。

寇季盯着陈尧佐道:“朝廷可以在富民的同时推行教化。”

陈尧佐点点头道:“以德为主,以富民为辅,大宋自然会变强。”

说到此处,陈尧佐看向了寇季道:“但他们的卷子里,并没有提到这一点,所以下官只能给他们打叉。”

寇季不再替欧阳修等人张目,反而缓缓点了点头。

然后,垂拱殿内所有人一脸愕然的盯着寇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