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想着,临风便安心多了。
第一次见宋瑶,临风可不敢得罪,否则以后没好果子吃的,这是他在暗中保护宋瑶的经验。
“别让人发现你,有事我会叫你的。”宋瑶一挥手,继续向前走去,对红袖道:“山里头的宝贝多,咱们往里头走走,说不定能找到一些好东西。”
“怪不得夫人会发财,总是喜欢找别人不曾发现的好东西。”红袖笑道。
“若是没有暗卫在,现在的我还真不一定敢去冒险。”宋瑶轻笑道。
以前是因为穷,随时都有饿死的可能,自然不知道什么是害怕。
可现在的宋瑶,身价不菲,就算不再拼搏,银子也足够养几代人了,没必要以命涉嫌。
不提宋瑶主仆进山的情况,车夫很快便请了镇子上的一位郎中过来。
因为车夫先给了银子,再加上胡清母亲经常吃医馆里的药,郎中过来的时候便带了对症的药材,及时的给老妇人用药,并不会有性命之忧。
“有人参做药引,你娘的病很快便能见好,要是能吃些好的,身子骨能硬朗起来,定是长寿的。”待胡家老太醒来后,郎中对胡清等人交代道:“你娘这心疾,主要是靠养,不仅仅是养身体,还得养心。这心里头整日装着事,就是那壮汉也迟早得倒下。”
“多谢大夫。”胡清忙点头,眉头却没有舒展开,自是明白自几的娘为何心事重重,便询问道:“不知这出诊的银子和药钱是多少?”
“来接我的人,不是你们家的亲戚吗?他已经给完了,整整一个月的药钱,回头你去把药拿回来。你娘身子骨不禁折腾,就不用去医馆那边复诊了,喝完这个月暂且停下,有不舒服的再来看诊就行。”
“已经付完了?”胡清愣了一下,追问道:“那是付了多少银子?我好把银子还了。”
郎中看了胡清一眼,摇头道:“一共十两银子,那人特意嘱咐我用好点的药。不过比起这十两银子,那些参片才是大头,我瞧着可都是百年的好参,少说也有二两重,没有千百两银子可是下不来的。”
说完,见胡清整个人都石化了,郎中又道:“也是你娘有福气,有这么有钱又大方的亲戚,要不然能不能撑得过去这一关还两说。就是你有银子,这百年老参也不好买,买这么多除非是达官贵人才有门路。”
见胡清眼神呆呆的,郎中也不再说话,背起药箱便出门去,他还得去找车夫送他回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