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上辈子大哥说过,这会儿清朝没有完全闭关锁国,好像是有外国人进出的,宫里甚至还有枪支弹药,只不过没有被重视而已。
这点可以等他长大了之后考察一二。
不论怎么说,弘昼觉得今天很满意。耿氏也相当满意,事后耿府人又和她猛夸了一把弘昼,等她回到留听阁的时候,就看着乖儿子将今天的抓周和赏礼铺满了炕上。
耿氏一进门,弘昼就抬头笑,“额娘。”
一边喊着,一边还将东西推了推,一副要给她的样子。
弘昼有什么耿氏都会帮他收着,自然也养成了习惯。即便觉得弘昼不一定明白什么意思,但是儿子这么乖,耿氏心里自然高兴。连耿德金亲自去挑买的东西都不看,拿着匣子过来,和弘昼一起将东西分类再装点进去。
耿氏一边装一边看,偶尔还会说上一二。她闺阁时候也只是普通汉旗女子,出门只能在有限金额里买点好看的好吃的。进出宫里确实涨了见识,但那都是别人的东西,她不能细看更摸不到。
陈嬷嬷见她在兴头上,说的时候还会添上两句,也难得看见耿氏眼里含着星光好奇。
分类装点几个匣子,耿氏抱着弘昼亲了又亲,笑道,“乖元福的彩礼越来越多了。”
听音听了也充满期待,“小阿哥的嫡福晋一定很好看。”
听书瞪她,“这都说,不害臊。”
“奴才是说小阿哥娶福晋,又不是说你嫁人,害什么臊?”
“你!”
听书脸上顿时红了一片,作势就要拍听音。听音怎么肯,自然是躲开了,还躲到了陈嬷嬷的身后。
“主子们都在,奴才怎能这样动手动脚?”
“嬷嬷说的是,再也不敢了。”
“听音?”
“是,奴才也不敢了。”
陈嬷嬷向着耿氏福身,“格格,日后小阿哥大了规矩就越发重要,听书和听音怕是要教一教才好。”
耿氏早就有这打算,见陈嬷嬷愿意自主开口,便表示对弘昼越发上了心,自然是欢欢喜喜的点头。还特意指了听书,毕竟是耿府里出来的,跟着她宅在后院没有见识,论机灵比较万康阁的奴才是一半都比不上。
说着,又顺道问了二位奶娘。
弘昼的辅食换的很快,奶水沾碰得也尤其少。为了营养问题,耿氏倒不急着让他完全戒掉。不过留不留下来,这件事情也要提前说好。
陈嬷嬷自然应下,这几日就会安排好。
听书和听音两人被陈嬷嬷管教规矩,一时之间似乎很有效果,平日言语斟酌一些,规矩也看着更好了。
看着听音乖巧的样子,弘昼心里也高兴。这可不是省油的灯,还颇有主意那种,多教教以后说不定还是他的左膀右臂。
他怎么会不高兴呢?
周岁后不久就腊月过年了,宫里又开了家宴。上回的小皇叔似乎不见了,身后又多了两个小的。弘昼看了一眼,自己稳稳当当的跟着弘历步伐走去贺礼。他步子一点晃悠都没有,比着还有点小快。
康熙看后夸他,又想到周岁壮举还上了京报,便亲自拿了身上备用的如意荷包赏给他。
弘昼年纪小能自己坐,所以和弘时他们分桌而坐,这顿饭自然也吃的安静多了。最后他喜滋滋的捧着荷包回去,得到耿氏一个大大拥抱,再高兴的放进匣子里收着。
眼看东西多了,耿氏还笑道可以另外僻间屋子做库房。
陈嬷嬷没有说话,只是默默的让太监把偏间耳房给清出来。
年初时正好休沐,胤禛在王府里每个院子都去慰问一番,不久后府上就再次张灯结彩迎来康熙五十二年的头一桩喜事。
王爷纳侧福晋进门了!
古来皆是一夫一妻多妾制,满蒙人这方面的规矩比较模糊,但在入关建国之后自然要散去旧习,慢慢有了区别。至今为止,和硕亲王除了一位嫡福晋,还有四位可以上玉碟有皇家身份的侧福晋。
汉化后侧福晋的地位一降再降,但身份地位依旧与普通的格格大不相同。至少李氏再有孩子,只要不是自己犯错的情况下,乌拉那拉氏也不能仗着身份把孩子硬抢过去。而耿氏一流,乌拉那拉氏不养弘昼,耿氏反会觉得是贤惠,是赏赐而心生庆幸。
侧福晋入门需要有相应的章程,这些早在之前内务府就准备好了,乌拉那拉氏只需要让人清出一处院子,再将王府略微装点就好了。
左右就是动多两下嘴皮子而已,反正弘昼宅在后院没感受到太多的不同,只有跟着请安和听弘时念书的时候,这才耳闻一些。
侧福晋的婚仪还算浓重,至少办的很体面,还请了几桌人来,但没有特别张扬,嫁妆也是压的实实在在都在规矩里。
耿氏受到了院子里姐妹们的邀请,连着几日都是茶话会,基本上主题就是年氏,言语上也多是不满。可等到正主儿进门的时候,她们却没有身份躲在后面默不吭声。
新院子很快挂上红灯笼,万康阁随之下钥关了院子。
耿氏又望着外间沉默。
想到从年尾至今胤禛就来了几回而已,难道?
弘昼不是很理解这种妻妾成群的观念,但是换一个说法就明白了。嫡母是正室,额娘就像是见不得光的外室。渣爹去哪里都不能有情绪,但是他来了,你就要好好的笑脸服侍,要不然下一次来可能是很久之后。
这种关系才奇怪了,单身狗的他很不能理解。
在床上打滚几圈,弘昼拍着枕头催促耿氏道,“额娘,睡,睡。”
“好。”
耿氏应着就上了床,她伸手要去抽屉子,弘昼鲤鱼打滚起来抓住她的手,“睡!”
“不听书了?”
弘昼狠狠摇头,他已经很努力的三天没听书了,除了那只傻鸟乱喊乱叫。
耿氏也不在意,“那额娘说故事吧。”
“嗯。”
屋子里烛火放在外间,里间只能隐隐约约的有微光,听书也被打发在外间睡去了。
弘昼漫不经心的听着耿氏说故事,偶尔应两声,眼角扫了一眼上面的屉子最后闭眼睡了。
次日是年氏入门的第一天,母子两早早换装前去,弘昼默默地坐在一旁,终于看到了新娘子的庐山真面目。
这位小妹口中渣爹的真爱,今年虚岁也才二八年华,长相自然不是神乎其神的倾国倾城仙姿玉貌,但尚未完全长开的脸上端得粉妆玉琢。年氏长相秀丽,眉眼精致肤色莹白,也确实是样貌出众的人。
可再出众,年龄摆在那里,加上满服衣裳看不出身材,那就是个好看点的未成年少女。
这怎么啃的下去?
好在府里都有儿女,乌拉那拉氏倒没有各种暗示绵延子嗣,只是和和气气的几句,喝了年氏的茶又介绍余下的李侧福晋等人。
年羹尧在皇上那里挂号,如今跟着王爷办差。李氏知道自己过了争宠的年纪了,也只是暗自观察比较,努力不让自己这个旧人显得落魄就好。
头一回见面,大家都客气得很。年氏也看不出什么脾气,只是说话细声细语的,笑得时候眸子里闪着小姑娘的独有气质。
各厢差距比较一番,格格侍妾心里落差很大,也在第一时间偃旗息鼓了。
没有针对耿氏,又送了东西给自己,面对多了这么一个年额娘,弘昼并没有任何感想。
新婚期间,胤禛在年氏那里留了几日,之后又去了万康阁,偶尔的时候才会挑着院子走一走。
王府里多了个人也没什么差别,至少对留听阁影响不大。
耿氏散步的习惯还在,胤禛似乎对这个步友很满意,所以隔三差五都会见面或是一同用饭。因为弘昼每回都在身后艰难的跟不上步伐拖了后腿,胤禛散步的时间长了,一月里有七八回的晚饭胤禛都在留听阁解决的。
乌拉那拉氏手里的侍寝册子里,耿氏从每月两回也多到三四回。
弘昼走了一身的汗,回来的时候让听音擦身子。结果闻到听书听音提及偷偷夸小阿哥懂事,不小心听到的弘昼心情怪怪的,总觉得自己无意识的成了拉皮条一样。
他看耿氏对此有些避及,自然没有想过帮着争宠。不过无心插柳柳成荫,耿氏欣然接受也不坏。
弘昼被洗香香后放到屋里,小苏拉自然将八哥放出来。大概是日日不断的背,《三字经》前面十几句八哥竟然都倒背如流。一进屋道吉祥,然后自觉的开始摇头晃脑的背了起来。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
弘昼肯定不听,他探头张望几眼,发现只有听音站在外间眼观鼻鼻观心的立规矩。
他搓了搓手,好机会!
嘴里附和着咿呀几声,表示自己在乖乖的和八哥友好交流。弘昼伸手打开屉子,几本熟悉的书呈在眼前,拿出一本来。
丢到床脚。
弘昼爬下去,他咿咿呀呀的喊着,一副很高兴的样子走了两圈,又指着八哥骂了两声,这才拿着书走到炕脚边上。
那有一塞在里面很不着眼的小匣子,弘昼拍了拍激动的小心脏,一面很温柔的撕下书封,一面大声的咿呀几声掩饰。他撕的很认真,觉得一撕百了的撕得很细很细,莫名的心情高涨,心跳也在耳边鼓动着。
他知道这是心情作祟,又怕被发现,撕了两页就心满意足的停手装好。弘昼拍了拍匣子,决定不高兴就来撕一撕!
结果转身走出去,弘昼吓得一屁股坐下。
胤禛坐在炕上,没有戴帽子还散开了辫子。整个脑瓜子睈亮,衬得脑后两揪散开的大卷发黑白分明。他微微偏头,看人的角度竟略显妩媚,“弘昼也在啊。”
作者有话要说:来了,59来了,带着万字更来了,啦啦啦啦啦
今天也算是小光棍的日子,大家是吃狗粮了?还是给购物车都加了重量?
雍亲王府的人也差不多齐全了,关于清朝的发型这里和小可爱们说一下,现在所有的清朝剧里的发型那都是晚清时期了。实际上早期的是脑后旋涡有一个小辫子,脑后接连脖子的地方有个大点的辫子,这叫做鼠尾辫。这个发型流行了一百来年,直到乾隆的时候决定只在脑旋涡的地方留个小巴掌大头发绑成辫子,官方名为蛇尾辫。据说当时的外国人来了之后戏称这叫猪尾巴,反正怎么说发型都很辣眼睛。
还有妈这个称呼都说额吉是蒙古,满洲是额涅。纯粹是59习惯了打额吉,觉得这个更好听而已,这里之后决定都改额涅吧,多尊重一些。
也很感谢大家的营养液,本章留评发小红包哦
最后59挖了两个坑很久了,因为不能放链接不然会被锁,所以就这里说一声,一个是返老还童,主角顾名思义出生是个没文化的小老太太,另一个是病娇,cp是阳光系列那种,有兴趣的可以去戳戳呀网,网,大家记得收藏或牢记,.报错章.求书找书.和书友聊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