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施完礼便站在母亲身后,低头不语。
张岐和王氏对视一眼,笑了笑说道,“峦弟,弟妹,这位便是礼部主事赵山赵大人,旁边的是他的夫人,后面是他们的小公子赵清泉贤侄。赵大人,这是我的堂弟张峦,现在是国子监监生,这是他的夫人和他们的长女、我最喜爱的侄女张。”
张峦和金氏赶紧上前与赵山和其夫人见礼。
赵山身后的赵清泉对着张峦和金氏深深一鞠躬,口中称道,“晚生参见张伯父、伯母。”
张峦和金氏赶紧扶起赵清泉,口中不停称赞青年才俊。
张在母亲身后深埋着头,也不言语。
金氏就势一拽女儿的衣袖,张只好向赵山夫妇问了个好,然后就佯装害羞地退到母亲身后。在座几个长辈见状都哈哈一笑。
郭鹤贤笑道,“赵贤弟年纪轻轻,文采甚是好,去年已考中举人,来年还要参加春闱,想必高中进士已是指日可待了。”
张岐拈着胡须赞同的说道,“我与赵大人多年相识,令公子的人品和文采的确都是极好的,我是羡慕至极啊!”
赵山笑着谦虚道,“哪里哪里?贤侄张非才是少年得名,如今封官在外,想必未来前途无量啊!”
张岐哈哈大笑,“不成器的小儿,提他做什么!哈哈!”
张岐话锋一转,“我侄女张不但性情温和、举止有礼还知书明理、极为孝顺父母,张氏后辈中,我最疼爱的就是她了。这孩子年幼时趴在我的膝上,我还亲手教过他书法呢!”
王氏也附和道,“是啊,我这侄女最是乖巧,连京城大才子李东阳的夫人都是她的手帕交,常请她去府中相聚呢。”
张心想,这事准是母亲告诉的伯母。偷看了一眼金氏,果然金氏的表情充满了得意之色。
赵大人闻言则是一惊,问道,“夫人所说的李大人可是刚刚擢升的礼部郎中李东阳李大人。”
张岐说道,“不错,正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