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三章影评(可跳)

男主角认出被他欺负的童年哑女之后迅速跑开、揶揄讽刺同伙、把钱都塞给他、殴打同伙等一系列莫名其妙的动作也精准地刻画出他遭遇震动后内心争斗的矛盾、躁动、混乱和发泄心理。

《功夫》的整个制作相当严谨,无论是场景还是道具,都完全不同于以往的香港电影。

以往,这样的功夫片可能会采用大量的塑料道具和廉价的虚假布景,更有甚者,就会搞得和舞台剧一样,抽象的布景甚至也可以出现在电影屏幕中,《功夫》中,我们再也看不到这样的情况,从影片开始那个警察摔落到招牌开始,每一个细节和全景都经过了精心的布置,每一个装点不再是随意的,而是和这个虚构环境完全匹配的元素,就在最后的高空俯视中,我们可以看到地面的布置细腻程度,而这些都证明整部电影的制作严谨,而只有在制作上极其严谨的电影才能够成为好电影的基本要素。

《功夫》的画面是运动的,有动作的,这就让人想起电影人常说动作片最难的,是镜头和镜头之间的连环推动力,推动力越强,动作性越强,画面越充满动机,电影越好看。

《功夫》用长镜头取代剪接,一个镜头过来表情丰富变数丛生,显得非常独特新鲜。

服装道具上,这些就是当年的上海的写真,虽然我们知道周星星的电影不能当作历史剧来看,但是在《功夫》中,周星星放弃了利用道具和语言的时间矛盾制造笑料的桥段,他和所有道具师、服装师、美工一道,创造了非常真实的老上海。

在贫民窟的早晨一段中,小吃店用的小碗和油锅,还有在服装店中的皮尺和挂衣服用的撑杆,甚至在那个”靓妹”身上的睡衣,都是那个时代的典型代表,甚至就是卖冰淇淋的女孩的小车上的插销。

唯一觉得不妥当的就是贫民窟门口的那些垃圾桶,也就是斧头帮的那个老大掉进去的那个,那个时代铁制的垃圾桶只有在租界才可以看到的。

服装上,我们看到了熟悉的燕尾服和高礼帽,这些都是我们在大量港片中很熟悉的服装,而这些都是属于上流社会的服装,我怀疑斧头帮是否能够让所有成员都穿着这样的服装去打架。

不过,当看到这么多燕尾服跳着爵士舞的时候,我再也没有对这样的服装设计感到意外了,尤其当大批燕尾服出现在贫民窟的空地上的那种震撼。

《功夫》中运用了大量的电脑特技,从人物到背景,从虚幻的效果到一些镜头的补充,电脑特技的作用被发挥得淋漓尽致,有些部分我们可以看到《黑客帝国》中的影子,有些则可以看到《魔戒》的痕迹,而在两个瞎子乐师的最后一击中,我们竟然可以看到《木乃伊》的骷髅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