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朝堂风云

大神也欠债 梦清风YJ 1226 字 9个月前

轩辕明在短暂的愣神后,踏前一步,声音洪亮地说道:“儿臣以为司马太尉与许尚书所言各有各的道理……”他顿了一下。

在场的大臣不少偷偷地撇了撇嘴,这番话说了等于没说,难怪王上那么多年来不重用他,果真是个庸王。

王上听到这番话后,眼神也不禁暗淡了下来,这个儿子真的只有这样吗?

“但是……”

就在所有人对他心有定议的时候,轩辕明又说道:“二人虽说得都在理,却皆不是解决此事的最佳良策。”

此话一出,众大臣一片哗然,原以为二殿下不会发表什么有用的政见,没想到这回语出惊人,把二边的脸都打了,有些好事之人嘴角扬起一抹冷笑,他们倒要看看他要如何说下去。

大韵王听后,原本暗淡下来的眸子涌出一抹精光,饶有兴致地问道:“此话怎讲?”

“锦州发生灾害也不过是最近一段时间的事,父王得知后已经颁旨意开仓放粮,减免赋税了,虽然底下的官员有贪墨的现象,但肯定还是有部分粮食发放下去的,事态不至于短时间内演变成如此。故,儿臣有一个大胆的假设,事态之所以发展到现在这个地步,是否玉林国在其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若他们有心煽动民心,派卧底散播谣言,再加上的确因为贪墨问题,部分灾民得不到救济,很容易就会被策反,如此事态才会发展得如此迅猛。”

这一番话一出,四周突然变得是很安静,大家不禁觉得此番言论十分在理,大韵王听了眼睛一亮,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因此,若我们一味地镇压,倒是给了玉林国更好的机会,但若我们只救济,不准备对策,作用也不会显著,已经落草为寇的那群灾民,既已上了船,想下船就很困难了,需要有人出面去平息这个事。因此,儿臣觉得最好的办法是疏堵结合,派有分量的使臣亲自到锦州视察民情,救济应该救济的,打压需要打压的,对症下药,这样才能有效的决定这次内乱。”

一番话分析的有理有据,连对策也拿了出来,一时间二派都无话反驳。

“二殿下怎会如此肯定是玉林国在从中作梗呢?”司马太尉上前一步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