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完美爱情(十五)

在奇迹之后,我开始思考巧合背后的真实意义,也发现原来人生充满巧合:

我第一次见到江依真时,我们各自年龄是13和17,差4岁。认识依真在周诗语之前四年,又因为四号大街的程挽云而错过。在爱四分五裂之后,我似乎领悟了什么才是完美的爱情。

我跟江依真见面时的平均年龄乘以4,就是我在卢维市的门牌号(naamstraat60)。出大门右拐那个梦幻童话般景观的上坡,不就是高中出校门右拐的那个上坡吗?那梦幻是我们相遇的地方,在漫长时空之后留下的影子。

多年后,我们又再次见面…

大学寝室电话86022103(此处为虚构,实际是空号):程挽云以自己生日1.3(那是我见到依真时候她的年龄)作为尾号,误打了我的电话。她的生日却恰好是我的“生日”3.5,减去依真的生日2.2。

电话号码像在提示:“不留你22和(因)103”。

原来电话号码曾经是6022103(此处同为虚构,实际也是空号)。那年刚刚升八位,而增加了首位8…

甚至依真的手机号(保守秘密),也像知道这没有结果的结果:“要想我再弃我在2001年”。

依真的q号数字累加是38,是我见到依真时的高中学号。认识诗语的那天5.26,数字叠加是13,是见到依真时她的年龄。而5.26的“5-2”和“2+6”,又变回了38…

依真的车牌号码表达了:“真爱(浙a的首字母)13岁那年,走进17岁人生”。有谁能用如此简洁的密码,表达出如此复杂的事实呢?

在凌晨的幻想里,当我把她的车牌号倒过来,看见了:31年后,我刚好71岁,就像17岁的镜像;而她是67岁,6和7两数加和,还是那个13。

正反都只能读出一样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