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盘油光发亮的干菜扣肉,现成的蒸好的糯米饭,随便抠上一块,中间夹上稍许的梅干菜,握成团,配上煮好的米汤,便是一份完美的早餐。
那边,顾云松已经开始翻动蒸好的糯米,将米粒抖散,顾易搬了一台电扇,在旁边使劲的吹着。
另一边,陈军、陈四喜父子,正摆弄着从家里运来的大缸。
没一会儿,顾易的奶奶慢悠悠的从房间里走了出来,手里捧着一个红木盒子,打开盒子,里面是满满的一盒灰褐色的固体,正是顾家祖传配方的发酵酒曲。
白色粉末结成的固体,在纱篓上轻轻摩擦,粉末均匀的洒落在糯米上,再次翻拌便可以入缸发酵。
顾三爷家酒窖建设,改造山体的时候,山体中发现了一道泉眼,水质甘冽清甜,经鉴定泉水中矿物质极其丰富,是极佳的酿酒水源。顾易当即便把这一道泉眼给保护了起来,并且引流到了山下。
如今,顾家酿酒用的全是这一口泉水,取代了原来顾云松从五泄源买来的泉水。
今年只是第一次,所以将制作过程放在顾家大院中,等到来年,顾易准备将制酒的地点直接搬到三爷家的大院去。
上防空洞的索道一直留着,用来运输装坛的酒液,院子里再规划建一个酿造间,将山上的泉水直接引进来,这才是最佳的方案。
除掉要留下一些糯米用来后面制作五粮酒,剩下的糯米估计也得两三天才能全部加工完成。
米酒的制作有顾易一家和三爷一家帮忙,陈家父子只是忙到了中午,就从顾易这儿领了酒葫芦的设计图,匆匆回家去了。
接下来的几个月时间,他们要尽可能多的制造出足够多的酒葫芦,按照二十吨的糯米来算,大需要三十万个酒葫芦。
顾易家提前预支了一部分资金,让陈家父子去采购机械和招募人手,陈家烧陶瓷的炉窑也需要改造,扩大,提高效率。
原本一炉只能烧数百个酒葫芦,经过改造后起码要一炉能同时烧几千个酒葫芦,而且炉子的排放节能也必须符合国家要求,只是放眼长期的打算。
三天时间,几个炉子一起蒸煮,又请了不少族老帮忙,总算把二十吨的糯米搞定,几十口大缸,陈放在两个仓库中略显拥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