缝纫机从洼后过来的时候被拆卸成了机箱和机腿两个部分,然后用木头钉做的包装箱包装。
四十五个机腿用了一个三米长一米半宽一米高的包装箱,而机箱则用了两个包装箱。
三个包装箱对二十多号装卸工来说根本就不是事儿,不到十分钟就装到了车厢里。
从车站货场出来在车站外一个饭馆吃完饭,车一路风驰电掣地赶了回来。
下午三点,车到了小吴家。
在李友家学武的那些学员膀大腰圆的被万峰叫来十几个,把包装箱卸到了院子里。
机器是拉回来了,但是下一个愁人的事情又出现了。
万峰租的这个小屋很明显是没法消化这四十五台机器的,他得另外想办法。
这难不倒万峰,学校实习部就有空闲的房间,就好像专门给他留的一样有两间。
万峰觉得只要和学校谈谈,花点钱租下来问题不大。
但这要等到开学,还需要五天。
包装箱卸下之后就那么堆放在屋子前,上面盖上了塑料布,叮嘱了李明斗一番后万峰就坐车回家。
在场地没有解决之前,这些机器拿出来也没地方搁。
一天下来和万峰相处融洽的司机把万峰送回四十二队。
忘记了烦恼的万峰是个整天乐呵呵的二笔青年,但是回家看到闷闷不乐的父亲万峰的乐呵也就打了折扣。
“你又和我爸吵架了?”
父亲若是不高兴,十有是被母亲唠叨烦了。
“我才没和他吵吵呢。”
“那我爸怎么不高兴的样子。”
“今天你爸在连部下棋,贺魏说你爸了。”
贺魏?连队的会计,他说自己老子干什么?
“贺魏说什么?”
“他说你在学校打了他弟弟,让你小心点。”
连队的配置是这样的:一个连长,一个指导员,两个副连长,一个会计一个出纳。
两个副连长一个管机务一个管农工。
这构成了当时农垦兵团最前线连队的最高领导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