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峰想了个招,把小队的手扶拖拉机弄来帮着马车从山下往山上拉料,这样才能把沙子砖瓦什么的拉上来。
不知不觉到星期天的时候栾凤家的厦子框架已经出来了,窗户已经安装房架子也上去了。
简简单单地弄了个上梁仪式,放了一挂鞭炮就开始往房架子上上粑子粑泥然后苫匠开始苫草。
为了冬天保暖就不能用瓦了,只能用稻草。
苫匠苫房子的那天万峰没在家,他和张闲去渤海进货。
八零年十月十七号是重阳节,重阳节两天后就是星期天,万峰和张闲踏上了进货之路。
上一次的六百块电子表给万峰带来了四千多块的利润,他现在的身家只差几百就到万元了。
这些利润里电子表赚来的钱占了三分之二,有六千元左右,其余的三千多元利润是服装和他鼓捣那些机械带来的。
他的第一个到八零年底有一万元家底的目标要提前实现了。
这一次进货万峰带了八千块钱,其中的七千元砸到了电子表上,余下的一千元则进了录音机的配件。
郑勇这次的表现让万峰有些失望,竟然只弄到了一台缝纫机,聊胜于无了。
回来的时候自然还是坐二队的汽车。
从渤海回来的当晚,夏秋隆方面就批走了三百只电子表,电子表已经在红崖县城有形成风潮的趋势。
万峰和张闲回到洼后的时候是二十号的下午三点。
肖军把拖拉机直接开到万峰姥姥家门口,万峰和张闲跳下了车斗。
尽管夏秋隆那边拿走了三百只电子表,但剩下的七百只表依然装了两个旅行包,两个人一人一个拎进了万峰的屋子。
每种颜色的表留出十五六只凑出一百只后,其余的都锁进了万峰的箱子。
这一百只电子表是留给张闲的,万峰答应把齐广利的市场供货让给张闲,当然要言出必行。
这货明年估计就要和郝青结婚了,没钱结个屁的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