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张海的担心

张海看着万峰画的图纸爱不释手:“我说外甥,当初看来找你是对了,想不到你竟然已经开始规划砖瓦厂的将来了,你是怎么知道这么多东西的?你这脑袋要是考不上大学这不没天理吗。”

万峰上一世是个典型的本分农民,干农村的活儿可是能手,农村的货他没干过的几乎就不存在。他刚才说的不过都是见识的积累,没什么技术含量和能不能考上大学更没什么联系。

考上八十年代的大学的难度万峰可是心知肚明,那可是真正的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想想还是算了吧。

“有了模具之后就要抓紧时间实验产品了,主要是产品的承载力,这关系到产品的质量也直接关系到砖瓦厂的命运,千万马虎不得。”

这方面以张海的性格万峰觉得自己应该放心。

“等水泥砖瓦的模具解决了,我就该去解决压砖坯的机械了,我打听到了东丹市确实有一个生产小型压坯机的工厂,我准备这两天就起身争取在十天内把机器买回来。”

明天上午肖德祥就会带人来,怎么说万峰都是要在家的。

因此天黑时张海带着万峰到周小文家又给万峰请了明天上午的假。

在回家的路上,万峰问了几个实际的问题。

“煤炭的事情你怎么解决?”

这很重要,在凭票的年代煤炭是很紧张的东西,城镇居民冬天的取暖媒每人定额都不超过一百斤,万峰不觉得这是一个简单的问题。

这也是当初立项的时候,他同时把水泥砖也立出来的原因。

一但煤炭供应不上那就生产水泥砖。

“现在上面对农村搞副业非常的支持,有很多优惠的政策,在资金和物质方面有很大的倾斜,公社书记说了,煤炭的事情他已经打报告上去了,一定会给我们一个满意的答复。”

通过公社的态度来看,三中全会的春风已经快刮到农村了。

“外甥!你设想一下,假如砖瓦厂八月份开工,到了年底社员们会见到收益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