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无名洞府石室遗书(二)

琴剑箫 夜无愁 2197 字 6个月前

杨寰宇概略看了这书柜和木架上的东西后,心中更是惊异,只因他发现那些典籍书册大都已经失传多年,有的还是闻所未闻。这偌大的石室中,这一类的典籍书册怕不有万册之多,只不知这石室的主人藏了如此之多的书册是何用意?

看这些书册所记录的年代,最晚的也就是在两百年前,也就是说,有些书册大概是在两百年前才被放进来的。

在石室的一角,另外还有两张石桌,石桌上堆放着数

个黑布包袱。杨寰宇走到石桌前,拿起其中一个不大不小的黑布包袱,却发现那包袱下面还压着一个蜡黄的信封。

只见那信封上书道:“入石洞有缘人拆阅”,杨寰宇又是一阵惊奇,从这信封上所说,显然这石室的主人在临死前就已经算准定然后世有人会闯入这石室,这才留书赠言。

于是他将包袱放到一边,拿起那封书信,见那封书信并未封口,杨寰宇伸手将信取出,只见那书信竟有四张之多,他展开一张,只见纸上字迹娟秀细腻,一看而知定是出自女子的手笔。

只见信上写道:“余本南平小国的公主,因昔年五代十国之乱,我南平小国为求自保,父王将余送与南汉国为妃,余当时坚不肯去,无奈事关南平国百万黎民生死,父王将余迷昏,随即遣人将余送往南汉。途中,余清醒过来,时已进入南汉国境,余寻机脱逃,漂泊半年后,本以为就要客死他乡,却为一位白发老人所救。后来随老人入得普洱山,并拜在老人的门下,这才得知师父名号无名。以后便随在师父的左右,学艺十年,十年后出道江湖,本想回到南平小国探望父母,却不料世态已变,五代十国已然无存,昔日的南平国早已烟消云散,而老父老母业已身故。万念俱灰之下,回到山中,潜心修道。不数年,恩师无

名物化,余感师恩,在此石室后开凿一石室,以安葬恩师法体。”

杨寰宇看到此处,这才明白原来自己刚才进入的那个石洞竟是埋葬这石室主人恩师的地方,只是为何里面不见任何东西?连骨骸都没有。

同时,看了这一段书信,他已证实了自己的推断,只因这书信所言,此信的主人是南平国公主,而这南平国却已经灭亡了又两百多年,因此这里大概有两百年没有人来过。

杨寰宇接着往下看,却见信中写道:“此间石室名为藏书室,余恩师有一嗜好,便是喜爱收藏各种奇书典籍和史册,生平九十余年共收集了近万册典籍。因受恩师的熏陶,又为了完成恩师的宏愿,余晚年亦收集了部分书册,其中有兵家梦寐以求的山川地形图、兵书、兵法,若是日后有缘人得入此间石室,取兵书兵法地图或可君临天下。而且因为余喜爱武学,又收集了江湖上各门各派的高深武功秘籍,若是有缘人是江湖中人,可在石室中参阅,切忌不可将武学秘籍带出石室,否则必将引起武林动荡,皆因所收集的秘籍大都是各门各派或失传或遗落的高深武学。余本来想认真研习所收集的各派武学秘籍,以参透武学之奥秘,无奈余先天不足,命中注定不能久活,当余深研各

派武学之后,已然略有收获,然而余心力交瘁,已经到了油尽灯枯之地,再也无力将心中所悟记录成册,实在可悲矣!”

杨寰宇看到这,心中也不由得同情可惜,只因要收集这么多稀世武学秘籍本就是一件几乎让人不敢想象的事情,而石室主人说已经精研了各门各派的武学,而且还得窥了武学全貌,这当真是让人不可思议。

在很古久之前,这天下武学本是一家,当时本来初具武学的雏形,习武之人都能领悟到武学之全貌,因而在当时习武反而异常简便,成就也是深浅难测。然而,因为在历史发展中,渐渐地有了武学的分支,这才使得江湖上有了门派的区别,也使得再无人能得窥武学之全貌。

因此,杨寰宇感叹这石室主人既然已经有了这样高深的领悟,却没能将所得留于后世,想想这古今从未有过的壮举,后世也不知道何时才能再出现。

杨寰宇感叹一声后,继续往下看,只见那书信的最后两张写道:“余昔年以西霞子的名号行走江湖,本来并无成名之心,行踪向来隐秘,却也常遭到不消之徒的侵扰。无奈之下,只能一一退去强敌,然而如此一来便使西霞子的名号震慑江湖,此非余之本意也。在此石桌之上,有四个包袱,其中一个包袱中是余昔年所用之一柄短剑,剑名

秋霜,此剑切金断玉如削泥土,是一柄无往而不利的利器,此剑留赠有缘人,盼能善用。另一包袱中,有一件冰蚕丝所织之护甲,不仅可避烈火,而且刀剑难入,罡风掌力皆可抵挡,此护甲亦留赠有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