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十四章天雷八音神奇箫声

琴剑箫 夜无愁 4416 字 9个月前

第一十四章

杨延广将木盒放在桌上,缓缓打开木盒,只见木盒中放着两件物什,一个是折叠成方的灰色绸布,另一个是一支一尺七八长的紫色竹箫。

他取出竹箫,双手不停的抚摸着,目中隐现泪光,目光直直地看着那支被磨得发亮的竹箫,似乎在回忆着一些伤心之事。

杨寰宇已经猜到了一些头绪,他听杨延广刚才说的,他们杨家的家传武学是以箫为兵器。这支竹箫想来就是杨延广年轻时所用的兵器了。

杨延广默然半响后,才轻轻吁了一口气,把竹箫放回木盒中,又取出那方绸布。只见他立即神色一整,对杨寰宇说道:“孩子,你可知道,这就是我们杨家祖传下来的武学秘籍。我们杨家祖传武学完全迥异于天下各派武学,别派都以兵器拳脚或者气功来伤人,而我们杨家的武学是以真气灌注于箫中,再化形为音律,这音律中暗含真气,能主动牵引别人的真气…”

他说到这里,见杨寰宇一脸疑惑之色,突然若有所觉,又道:“当然啦,此刻你还不了解我们杨家武学之密,

等你真正习练时就会明白了,此刻为叔向你说这些还嫌过早。”他说着,又目注那方绸布,说道:“其实,我们杨家的武学秘籍只不过是一些音调旋律的练气、运气之法,并不像其他武学秘笈一样,要么是招式,要么是内功心法。”

杨延广打开那方绸布,又道:“这就是我们杨家的祖传武学‘祥云八音’,当年因为传到你曾祖父时,你曾祖父练到祥云八音第五篇时,发觉所吹奏之乐曲犹如奔雷闪电,每次箫声起时皆有惊雷之声,因而改其名为‘天雷八音’。”说着他叹了一口气,又道:“只因为叔资质低下,只能练到第五篇‘杀伐’,你爹爹资质比我好得多,却也只能练到第六音‘止战’。自你曾祖以来,从来没有人能突破第六篇,更别说完全学会了。不过,你的资质和根基都远胜你爹爹,又有佛门‘大和心经’,想来日后的成就当在你爹爹之上。”

他说到这里,沉思了一会儿,才道:“从明日开始,为叔便开始传你‘天雷八音’,现在你且听为叔将天雷八音的要诀向你解释一遍。”

于是,杨延广便将要诀详细地讲与杨寰宇听,这要诀虽然简短,却蕴藏天地人和之道,而且许多道理竟与大和心经有异曲同工之妙。因此,杨寰宇理解起来非常快,他

自己倒不觉的,但是杨延广可就不一样了。只因每一门派的武学都有其独到之处,特别是运气的法门,更是区别的关键。往往各门派的入门心法都不会太容易被领悟,正所谓‘万事开难’,而修炼入门心法时更是难上加难。因而,有些门派的亲传弟子往往需要授业师父先为其疏通经脉,辅助其运气,这样就可以免去弟子们的一番困难。

但是,此时杨延广本来准备以本身功力引导杨寰宇体内真气,以辅助他修炼入门心法的。可没想到杨寰宇只是听了他的讲解就能自行运转,这如何不让他惊为奇才。

其实,杨延广不知道,这天下武学虽有不同的练法,却都本属同源,只要修为到了极致,终归会走向一个本源。比如说,佛道两家,其最终、也是其最高境界就是所谓的‘天人合一’,但是,这两家在走向天人合一的路途却有不同,道家讲求清静无为、逍遥无侍,而佛门却又说修身修心、广积善德,这就是所谓的殊途同归了。

还有一点杨延广不明白的,就是这祥云八音本来就参合了天地之理,而杨寰宇身具佛门无尚心法,自然而然的将大和心法的奥妙联系到祥云八音中去,才使杨寰宇学得那么快。

此时,杨寰宇按照杨延广所指示的真气运行之法运起真气,只觉体内一阵酥软,全身说不出的温和平静。他感

到的不仅仅如此,他发现真气运行之时,内心犹如置身于平静无波的湖面,又如行走于草绿花香、鸟兽追逐的花丛草地,还有就是感到内心中充斥着一股无法抓摸的安详。

杨延广一直静静的注视着杨寰宇的神色变化,当他看见杨寰宇脸上一片祥和端正之气时,内心的惊骇简直无法用言语表达。只因从杨寰宇脸上的这种祥和之色,杨寰宇绝对已经超越了他自己。

杨寰宇收敛真气,缓缓睁开眼,却发现叔叔瞪大眼睛、张着嘴巴惊愕地看着自己,他不由得一愣,喊道:“叔叔,你怎么了?难道是小侄运气有什么不对吗?”

杨延广被他的叫声惊醒,急忙回过神来,应声道:“对!对!对!对极了!”不知什么缘故,他此刻竟然喘起粗气来,像遇见什么前所未见之事而受到惊吓一般。

只见他沉吟一会后,眼神一变,像是突然改变主意一般,说道:“孩子,你的悟性远超为叔预料,看来为叔的担忧是多余的了,今夜你先将这‘祥云八音’好好研读一翻,但是千万不要擅自练习,明日你且将心中所想说与为叔听,好让为叔多多参详。”说完神色庄重地把那方绸布交到杨寰宇的手中。杨延广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他发现,自己这位侄儿他根本没有能力去教他,他甚至于不敢在他面前说出自己的浅见,以免误蝶的进境。

杨寰宇知道这方绸布正是自家家传的武功秘籍,他从来就没见过任何武功秘籍,此刻竟然有点手忙脚乱起来。

杨延广把石榻重新收拾好,对杨寰宇道:“孩子,以后你就睡在这里吧!”他说完后,就要起身向山洞外走去。

杨寰宇知道这石榻本来是这里唯一的一张床,那两间茅屋除了家具之外,也就勉强能再腾个打地铺的位置了。

想到这里,心中一阵感动,正要说话,杨延广已从他含泪的双目中看出他的心思,只见他摆了摆手道:“你就在这好好休息吧,明天还有许多事情呢。”说完就走出了山洞。

杨寰宇看着他走出山洞,突然觉得眼前这人是这般的亲切,看着看着,竟默默地流下泪来。

良久,一声油灯爆响把他惊醒,他回过神来,忙去重新剪了灯芯。此时,他才静下心来,看着手上那方轻若无物的绸布,也许是因年代久远,这方绸布已从白色变成了灰色。

杨寰宇坐在石榻上,轻轻打开绸布,只见那绸布上密密麻麻一大片蝇头小字。他实在不敢相信,竟然有人能写得出那么细小的字来,而且那些小字的笔画只不过比头发丝粗一点。

他细细地看着那些小字,要知他自从吸食了蛇鳝精血,目力就胜过从前百倍。他此时凝目而视,只见双目精光暴射,一看就让人胆寒。

他这一细看,立刻就找出端倪来。原来,那些细小字迹并不是用笔墨所写,而是用针线绣上去的,难怪乎笔画这般细小。这一发现,不由使他惊叹起来,这写秘籍之人实在细心,知道墨迹在绸布上遇水易化,而且,如果用笔书写的话,要写这么一大篇字恐怕得数张这样大小的绸布。用针线就不同了,不仅不用担心年代久远,更省去了诸多麻烦。

感叹前人的智慧之余,他开始细细看起那些文字来,只见开篇写道:“‘祥云八音’,音律与武学之合,盖善于音者,使音律可穿木透石;八音之法,迥异于天下;御气于音律,闻者穿经过穴,化体内暴戾之气…”

杨寰宇见这开篇说得生涩难懂,便往下看那要诀。

这要诀与杨延广所授的一般无二,他也只看了一遍。接着,下面便是九段文字,这九段文字分为三部分。第一部散序分三篇,第二部中序分两篇,第三部曲破分三篇;分别为宁神、怨泣、激流、雷动、杀伐、止战、出尘和祥和八篇,这八篇并不全是文字,字里行间还有许多奇形字符。杨寰宇幼时略懂一些音律,故而一下便认出这些奇形

字符是一些乐谱中的字符。

于是,他试着从那些音律往下看去,看着看着,觉得这前五篇还能勉强成曲,但是从第六篇开始,也就是从第三部曲破中的第一篇止战开始,就完全不成曲调了。

虽然有些曲调还能看出一些规律来,但是却发现那些规律完全不遵守五声微调音阶,这旋律要么“浊”“清”急转,要么“迟”“速”变化无常,而且有些音调非微、非羽、非商、非宫,甚至连角调都不是,完全在五音之外。

杨寰宇看了几遍,,觉得毫无所获,知道如果没有他人的指点入门,根本无法理解个中奥秘,如此,只能等到明天再让叔叔指点了。

于是,他把绸布叠好放于枕下,便试着从第一篇宁神篇开始运气。

第二天一大早,杨寰宇刚醒过来,就听见阵阵如鸣佩环、清耳悦心的箫声传来。他父亲虽然是箫圣,可他却从未听他吹过箫。

此刻,他一听这箫声就觉得与众不同,可是他却又想不出到底有什么不同。只觉这箫声像一阵阵温和的春风拂面而来,让人心神为之宁静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