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洛亚的系统指导下,如果还不是目前的结果,这就太令人失望了。
“大家请聚集到舱口这边来,艾利克斯先生要跟大家具体的下达战术命令。”
我的面前,确实是一群很生龙活虎的智能机甲战士。
他们和托伦斯机械战警不同的是,有人类的丰富情感和思维,也有着不一样的语言。
毕竟他们身穿厚实坚固的钢甲,但是他们始终会是人类。
人类除了要背带助力机甲的能源电池外,额外需要携带一种生活用具的生活舱。
其实这就是一个重20斤的,包括食物、淡水、氧气罐子的最简单生存系统。
它会背在x-3000型,助力机甲身后的两个金属罐子里,用导管配合送入机甲战士的嘴里和呼吸系统。
看起来它像是潜水装,背着两个氧气瓶子的样子,两个补给罐子的中间,还有一个黑色金属的能量电池组合包。
乘坐机甲前,会把这三个补给包的东西补充完毕,才可能满负荷出战。
人是从一边裂开的机甲侧面,进入全闭合机舱。
然后人类战士会站立,或者说是挂在高2.3米的机甲里,控制诸多的智能动力面板,进行各种位面情况的战斗。
扣合的一面,手臂还带着一块高0.9米,宽0.4米的防弹钢板盾牌。
右手臂固定着一把战术机枪。
机枪的弹鼓挂在机甲身体的右边,靠悬挂在腰间金属皮带上的弹鼓,提供链带弹药运送。
这个战斗小组会是8到12个人,还需要另外两个队员作为战斗部弹药补给兵种。
所以一个战术小队,会是一个爆破兵种,携带肩扛式破甲火箭筒跟着战斗,一个火焰兵,一个医疗兵,6个到8个的机枪兵。
补给兵跟在后面,至少还有一个维修工程兵。
就目前的战斗兵种的配合来看,人类即使穿着机甲战斗,都有机器人很多的累赘和弊病。
但是这种战斗组合会比机器人序列组合,更加主动的掌控战场局面。
人类机甲战士,更会在战斗中得到自我的能力修复,和最有效的重新投入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