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48个解码器,分区段检索密码。
这样攻破第12道防火墙时,我用时57分钟......
在看到最终的核心终端机的登陆窗口,切换为数据平台界面窗口菜单时,我才长出一口气。
我终于进来了,立刻丢出几十个“桥”数据包。
植入我的最高身份授权代码,修改了几个端口的使用权限数据。
我开始切入最核心的数据库,开始海量的下载这里的信息了。
用六个端口,平行下载这个庞大智能机械帝国的数据量毕竟是需要很长时间的。
我把一组备用硬盘也扩展进去。
这是一个台式机箱十个大小的硬盘阵列组合。
这里面有300个容量为1000t的数据硬盘。
此刻已经在下载里面的核心数据了。
如果此前不屏蔽12道防火墙监控系统。这样下载超过300兆的数量,都会被立刻发出警告和踢出。
此刻随意的去下,是因为我已经绕过了这系列警报措施。并且处于隐身的检索机制,所以系统是没有反应的。
我必须在24小时内完全下载完毕这些海量的智能机械帝国的核心数据量。
通过预测我会需要22个小时来完成。
这段时间我就得在这里属于隐身和安静的渡过。
不能让任何人觉察,我在下载这个超级帝国的核心代码和数据源。
按道理,24小时系统备份重启就是一个核心的安全保障机制,另一个备份系统会提前10秒启动,来代替它的运作。
然后旧系统会被把新增加的内容进入资料刷新备份,把这一天的数据进行归纳整理,进入下一轮的系统重启期间。
智能机械帝国是通过无数的,这种系统重启和硬件组替代,来完成周而复始的管理工作的。
核心的智能机组一定是几十个庞大的系统备用机制。
即使黑客攻击和瘫痪了它的一个,还有其余很多存在,同时它还会重新生产这样的硬件机组很多个,并且是提升了防御的,经过晋级的硬件系统。
这就是“矩阵”体系。
我此前也就是采用无数个这样的智能核心终端机制,来体现这种矩阵。
“矩阵”是排列组合,托伦斯就是创造这种机制的开山鼻祖。
我之所以能知道这种阵列,也是潜移默化的一种人工智能的隐藏属性在不自觉的苏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