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石采集机械的工作原理其实很简单,就是用四个坚硬的高碳钢钻头,分开一米,等距离的钻进坚硬的岩体里,然后用破碎锤去撞击中间的这一块截面面积为一平米的岩石柱体。
它因为受到强力震动就会碎裂,崩塌,毕竟四面几个支点被震动和做了桩孔。
要是它很脆皮的碎裂了,就不再用中间的一个大钻头去取孔,埋炸药。
然后岩石挖掘机会等距离间隔一米,再次的做这样的,面积为一平米的岩体施工。
每一次钻孔不到30秒,也就是说,整体这样破碎、切割下来一立方米的岩石,不到两分钟。
然后在这样更深的孔里会填埋炸药,实施定向整体的爆破。
岩石挖掘机会在大挖掘机清理地面碎裂石头后,继续这样的递进式挖掘。
在岩石密度一致的前提下,一小时整体掘进10米的速度向前推进每天24小时,掘进约200多米坑道。
这种速度其实已经惊人,何况是两台机器协作施工,还要保证矿坑的弧形拱顶,地面平整的效果。
地面会在推土机填平后,用固化水泥胶涂刷表面岩石和灰土。在三小时后形成固化硬质水泥地面。
整个矿井向下螺旋递进,有时因为矿脉的临时走向做方向的及时调整。
“我们已经拥有了地下6000米隧道。这里面可以修建很多人类的地下栖息场所和各种生产基地。”
我看着面前的巨大地下坑道网络,也是无话可说。
月球的地表有很强大的太阳风和各种宇宙飓风袭击,因此只能作为植物培养基地和动物养殖场。
而且它的构成会是在地面以下,挖掘一个最好是直径一公里的圆形坑,深度是50米,上面覆盖一个钢化玻璃质地的,巨大的密闭型的穹隆。
这样里面培养的植物可以被扫射到阳光,同时也避开太阳风有害辐射和各种宇宙飓风袭击。
动物就养殖在这样的地坑环境中。
而且每个地坑都连接在一起,形成巨大的养殖基地群落。
在地下密布这水资源提供系统,回收和循环使用系统。
在它们的中间,还有很多的管理结构和种植回收机构存在。
月球的广袤地面,只有成片的辐射能量收集面板和数百的风力发电机。
其余的开阔地全部密麻麻的网格状的分布了999个植物养殖坑。
这既是月球的生存基地的雏形。
这里可以提供十万人生活的能源和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