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铲除奸佞

狼穴终结者 短尾猫哥 1303 字 9个月前

于是他们与史、许两姓外戚联手,共同对付萧望之,只用两个回合,就将萧望之逼死。

萧望之饮鸩自杀后,元帝非常震惊,为之痛哭流涕,责怪弘恭、石显等人害死自己的贤傅。

但他当时却没有下手惩治逼死师傅的幕后推手,只是口头责问弘恭、石显等人,使其“免冠谢罪”而已,事后对他们还是宠信如故。

那么,我们后人此刻透过萧望之死,能看出元帝政治上短视与低能,空怀匡正理想,而缺乏战略眼光与政治谋略。

毫无疑问,元帝若要推行新政有所作为,必须将儒臣作为主要依靠力量。元帝放纵宦官逼死萧望之,放逐其他儒臣,无异于自废武功,自断臂膀挥刀自宫。

其实西汉的灭亡就是这里开始的。汉室的威权至此旁落,外戚、儒臣、宦官三种势力角逐,宦官成为最终的政体实权的大赢家。

毕竟近水楼台先得月,阉人猖獗宫闱中,推动皇帝枕边人,要谁得势就是分分钟的事情。

这个国家其实就不叫刘氏汉朝了,就是宦官弘恭、石显在掌权,其实他们是不坐在龙椅上的皇帝。

萧望之死后不久,中书令弘恭当年病死,石显继任中书令。

此后,整个西汉的中枢权力急剧失衡,向石显一方倾斜。出于对石显的信任及自身健康原因,元帝将朝政全部委托他处理,事无大小,都由他汇报决断。于是石显威权日盛,贵幸倾朝,公卿以下无不畏惧他。

石显俨然一言九鼎,“重足一迹”。

元帝虽为天子,权柄却握在石显手中,一切听任石显说了算。

其实当初元帝特别宠信宦官,主要基于一种天真的想法,认为宦官没有家室,不会缔结“外党”。但这是一种个人意识形态上的错觉,石显之流其实颇擅长“结党”,他不仅与宫廷太监结为“内党”,

而且勾结史丹、许嘉等外戚,并拉拢那些见风使舵的匡衡、贡禹、五鹿充宗等儒臣,结为“外党”。

他们一群人内外呼应,兴风作浪,党同伐异。

易学大师京房曾,提醒汉元帝,治理国家时不要宠信佞臣,元帝却一直执迷不悟,依然听任石显专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