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实锤了

从艺术家开始 1346 字 9个月前

这叫正治正确。

所以这个五年,是怎么冒出来的?

白叶的心中,荡起了阵阵波涛。好半晌他才回过神来,总算是明白为什么考古教授笃定,会改写历史啦。

一个想法,在他的心头升腾……

难道说,靖难中的建文帝,真的没死?

毕竟史书上,一直存在一个千古之谜,朱棣大军杀入皇城,宫中大火……尽管很多人说,建文帝死于火中,而亡。

但是朱棣不信,一直追捕天下。

对于这事,史学家持有两个观点。一个观点是,建文帝真死了,永乐皇帝之所以,坚持说对方没死。主要是不想背负杀侄的罪名,同时大索天下,是找借口打击不听自己号令的余党。

说到底,这是一种正治手段,权谋的做法。

另外一个观点,就是建文帝真的没死,只是借火遁逃入民间,找机会东山再起。

两个观点中,前者是主流,认同的人比较多。

但是后者,一样有不少人附和,苦苦寻找其中的“真相”,探寻建文帝在民间逃难的线索。问题在于,这些所谓的线索,都没有充分的证据,让人信服线索是真的。

可是现在……

一些人陷入狂喜之中,金龙玉简,这是皇家御用法器。玉简之中,还有建文五年的字样。

这就是最大的证据啊。

在封建时代,特别是永乐登基之后,天下有哪个不要命的,还敢以建文帝的名义,在山中投龙简。

也就是说,传说中的建文帝,很有可能逃难到了大峡谷。

在这里避难,生活过一段时间,甚至于祭祀神灵,祈求天地神明帮助自己复位……

狂热的气氛中,考古教授灿然而笑:“看来有些人已经知道答案,但是心里应该充满了困惑……”

“不要着急,大家继续看。”

说话之间,他拿着放大镜,继续在玉简中挪动。

玉简中的文字逐一在屏幕中出现,不过由于古代的行文,特别是这种祭祀词汇,也比较晦涩难懂。

按照字面理解,连猜带蒙的,白叶也明白了几分。

果真和他猜测的差不多,这祭文是以建文帝的名义,向上天祈求神明垂怜,助他扫除叛逆,重登大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