炸与不炸,开封是不是能够守得住,这都是问题,十月一号他在纠结这个的时候,第四战区连同第三战区皖南分部的战斗打响了。
柯英作为主帅,面对洪承畴,洪承畴手中捏着的圣旨可是死命令,这个命令就是不许退,可以战死不可以退,这个命令真的是要了洪承畴的命。
看着清一色的人在城墙外面晃悠,洪承畴心中咯噔咯噔的,徐州的护城河有那么一段,帝国军不按照套路来,现在已经开始在挖战壕了。
柯英也不想要挖战壕,直接推过去就可以了,他挖战壕不是为了应对城市中的敌人,是为了应对城市外面洪承畴的机动骑兵。
他也怕是攻打的时候,从后面来一只骑兵给他捅了,洪承畴看见他挖坑之后,心中也是没有办法了,这样挖坑洪承知道自己抵抗不了多久。
洪承畴决定自己也在城市里面挖坑,帝国军没有冲锋能力,全都是凭借火铳的威力,他是这样思考的,在城市里面挖坑,帝国军的火铳基本就没有用了,他们的战马也没有用了。
全都靠近身战斗,打起来也不一定吃亏,到时候路死谁手还不知道,洪承畴也开始挖了,他不仅仅是挖坑,还要毁坏民房,设置障碍,阻拦帝国军,把火铳的优势降低到最小。
两边都开始准备,柯英在防御战壕挖好之后,直接开始进攻了,这边的皖南军队都是他的老部下,指挥起来得心应手,火炮开路,占领城墙没有遭受到多少抵抗。
进城之后出问题了,道路不通,洪承畴在民房里面放置本来就在城墙上面的火炮,对着抬木头的帝国军开火,炮位暴漏之后,帝国军还击。
火箭筒也好,迫击炮也好,想要一发就干掉藏起来的火炮是不可能的事情,帝国军开始出现大量的伤亡,洪承畴的埋伏士兵看见帝国军进城了,从埋伏地方跳出来,挥舞大刀长矛。
帝国军的人只有一枪或者是两枪的机会,除了带着冲锋枪的人要好一点,其他人情况十分的糟糕,近战两个打一个都不一定够打过满清的士兵。
在进入徐州一个小时之后,柯英撤兵了,这次战斗损失惨重,牺牲了大约两千多人,洪承畴也不好过,牺牲了也是差不多相等的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