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现在台交所的台积电股票价格,从350新台币一路上涨到1170新台币每股,这同样推高了纽约纳斯达克市场增发新股价格,形成良性循环。
根据台积电总裁张忠谋计划;
由于摩尔定律,台积电所面临的技术挑战日益复杂与困难,不断扩大的研发规模保证了能持续提供给客户领先的制程技术及解决方案。
台积电将逐渐加大研发费用和资本投入,与潜在中的竞争对手拉开差距,筑起坚实的竞争壁垒,进一步稳固并且扩大优势。
2003年度,台积电投入研发的费用将达到4.16亿美金。
2004年度,预计投入研发费用将有超过12%的增长,以适应当前日益复杂的技术挑战。
随着网络高科技企业和无线通信领域的急剧发展,代工市场规模也在迅速扩大中,预计2003年将超过160亿美金规模。
这其中,台积电独享45%的份额,利润率达六成以上,维持历史较高水准。
大西洋晶科由于拥有先进制程优势,占有世界高端市场39%代工市场份额,利润率高达84%,这已经是不折不扣的暴利了。
两者相加,世界代工市场84%的份额收入囊中,在这个不断扩大的市场中稳稳占据前两名。
滚滚而来的丰厚利润,让大西洋晶科、台积电与海力士敢于在12英寸晶圆厂项目竞争中投入巨资,并且争取在四年以内,将巨额设备投资折旧完。
随着半导体企业设备投资急剧扩大,建造一家先进制程工艺晶圆厂投资规模从十亿迅速跳涨到百亿美金级别,在短短的两年之内计提完毕已经不可能。
王氏财团麾下企业可以在四年内计提完毕,竞争对手5~8年都无法完成,这就是成本和利润的差距。
如此一来,电子半导体领域的三家领先公司,在成本管控上占据绝对优势。
任何后发半导体企业试图追赶,都会面临残酷的价格打压。
从目前情况来看,王族基金2003年投资的三家12英寸晶圆厂,将会在2004年陆续投产,并且很快的达到满产状态。
财团由于掌握先进制程科技,产品的议价能力强,芯片产品结构高端,产品毛利润率自然比竞争对手高上很多。
得益于当前宽松的市场环境,按照四年计算完成巨额设备折旧,剩下的全部都是净赚。
通常情况下
大西洋晶科、台积电与海力士的制程技术是领跑的,即意味着设备折旧率先提完,而竞争对手还在计提设备折旧。
财团企业可以利用成本上的优势大打价格战,让后进者苦不堪言,乖乖的举手投降。
不管是drma内存芯片领域,芯片代工领域还是应用芯片领域,都是高风险、高投资、高技术门槛、窄口径行业,想要进来玩必须要遵守强者制定的规则。
例如;
三星电子在竞争中已经被远远的抛开,如今想重回赛道参与竞争,难度可不是一般二般的大。
王氏财团不点头,三星电子胆敢进入就是死路一条,这就是李建熙为之痛苦的根源。
李建熙想破脑袋也不明白;
三星电子如此之弱小,完全不可能成为王氏财团的竞争对手,为啥王耀城对自己敌意如此之强烈,连一点的残羹剩饭都不愿意留下。
到底为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