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低头,忍泪,拜了一拜。
贾母端详着黛玉,道,“好端端的,怎么红了眼眶,可是宝玉言语冲撞你了,我教他老子教训他去。”
王夫人道,“宝玉一时口里疯疯傻傻,一时没了正形,姑娘休理他。”
黛玉道,“原不干二表哥的事情。我刚才过来,被风吹迷了眼,使手帕子揉了两下。”
那一陌生丽人迎上,上头穿着镂金百花袄,下头系了条大红洋缎裙,自是一番管家奶奶作派,与闺阁女子不同。
这人上前,携了黛玉手,笑道,“可算见到林姑娘了,好一个天仙般的人物。老太太,你说,这世间可还找得出第二个?”
贾母笑道,“小孩子家家,可当不起夫人夸赞。”
黛玉陪笑见礼,心知这是李夫人。
看着颇有些凤姐的品格,只是倒没凤姐那般唱念做打俱全。
李夫人笑,“这般的好模样,这通身的气派,不愧是姑苏林家的孩子。林姑娘,我家老爷同林老爷原有些旧。听闻去岁林老爷没了,我们也替姑娘伤心。可恨我之前身子不便,不能亲来探视。今儿特意上门来请姑娘,姑娘勿怪。”
黛玉记着方才鸳鸯提到了前阵子李夫人产子,与父亲丧事、东府蓉大奶奶丧事不差几月。
黛玉道,“还未恭贺夫人之喜。”
李夫人道,“多谢林姑娘。”
又笑道,“老太太,我且领着林姑娘家去了,住几日便还。林姑娘也不必再带丫鬟了。我府里东西都完备,我亲自伺候林姑娘。”
贾母笑道,“在府里憋着也没甚趣味,林丫头,你去镇国公家住几天。她家的厨子糟得上好的鹅掌鸭信。”
一时作别,上车。
黛玉同李夫人共乘了一辆翠盖珠缨八宝车。
在车上,李夫人又共黛玉寒暄问候,言辞妥帖。
黛玉心中寻思,按四王八公的辈分来算,宁国公贾演、荣国公贾源同镇国公牛清兄弟相称。
如此算来,牛继宗并其妻李氏当与母亲贾敏同辈。
纵然李夫人看着不过二十多岁,也是长辈,何以待自己如此谦和妥帖,几有平辈论交的意思。
一时,车驶出宁荣街,到了镇国公府邸。
一下车,黛玉唬了一跳—镇国公府竟开了正门,上头悬着“敕造镇国府”的匾额。
按规矩,正门素日不开。
宁荣二府的正门便没开过几次,除了降旨接旨、迎接贵客诰命,似只有王熙凤去宁国府理事时开了一回。
就连黛玉昔年入贾府,也只被人抬着走了西角门。
李夫人恍然似不觉,引着黛玉便进正门。
黛玉推辞不迭。
李夫人笑道,“姑娘这般人物,若去走角门,岂不是唐突了?镇国公府的规矩便非要引姑娘走正门,姑娘有何担待不起的?客随主便也就是了。”
黛玉推辞不成,只好随着进去。
回想昔年入贾府,入角门虽是规矩,可自己却是生怕行差踏错,让人耻笑了林家。
谁知处处小心,习惯一一改过,还是教一群婆子丫头嚼来嚼去,无非是瞧她无枝可依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