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峰微微一怔。
“南州海州,文坛大宗师谢先生,他今年该有八十多岁了吧?没想到,他居然来到京城了?”
就在这时,两个鲜衣佩剑的举人从岳峰身边走过,议论着。
“谢先生的道德文章,闻名天下,前科状元公姬常月就曾在他的门下学习过文章,和前朝宰相李严一南一北,他在大乾坤开国的时候,象征的考了一个举人,然后就闭门研究学问,这一次不知为何前来京城?”
“关于这个我好像是听说过,貌似季家那位三少爷季如风,也就是去年咱们进城乡试的解元,是他的弟子,他此来,想必是因为季如风要参加科考吧?”
“季家三少季如风?据说他天赋绝佳,不在当初的李神光以及他的师兄姬常月之下,看来,这一届春闱,他极有可能占得魁首.........”
“是了...........我倒是忘了,那位季家三少爷季如风可是谢文渊的亲传弟子呢?”
这个谢文渊可不是一般人物,已经有八十多岁,在周朝的时候,就已经是文坛大家,周朝灭亡之后,他象征性的考了一个大乾的举人,是表明自己服从大乾统治,然后就闭门做文章,学问,注解诸子圣贤的著作,这人在文坛上的地位,是和李严齐名的人物。
当初,岳峰阅览百家书籍,便曾读过他的书,他此番亲自来京城,为自己的弟子站脚,可想而知,他对季如风这个小弟子的学问还是相当看重的。
有着原身的记忆,岳峰知道,季如风的学问确实不差,如果他没有记错,如果不出意外,这一届科举的状元就是季如风,但现在嘛.............
岳峰表示,他对状元这个称号也很敢兴趣!
在民间,状元公的分量,简直和社稷一般轻重。而且一般状元公犯了什么事情,朝廷都会掩盖,不追究,免得破坏文坛气运,在民间留不好形象。
季如风虽然天才,岳峰却不惧他,只是,有谢文渊这样的文坛大宗师来给他站脚,却让岳峰忍不住一皱眉头,因为,谢文渊的学问资历威望,皆非一般,养气功夫更是已经接近上古圣贤,不威自刚。
“有这样的人物站脚,难怪季如风能够夺得状元公之位,除了本身的学问,其中,他是谢文渊嫡传弟子的身份,也为他增添了不少份量。”
岳峰暗自一声感叹,但眼中神色却如深渊平静,不见丝毫变化,还是那句话,他对自己的学问.............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