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氏对着苏玉嫃倒是和颜悦色的,但是去给赵老汉送饭的时候,也忍不住嘀咕:“你说玉嫃她爹,也确实是太过分了,都半截入土的人了,还要纳妾,真是不知道是怎么想的,也不怕别人戳脊梁骨,真是不要脸,拿着自家大老婆的家产,全了他自己的想法。”
赵老汉一边吃饭,一边回答:“这事咱们能说什么呢!反正玉嫃来我们家了,咱们就好好对待她,至于她那糟心的爹,糟心的娘家,就别管了,也就是亲家母还值得走动走动,三郎有了出息以后,可不能忘了亲家母。”
“你倒是明白人了,不过这玉嫃毕竟是那苏员外的女儿,那苏家有点什么丑事,还不是连累着她啊!”
“那能咋整呢!总不能让三郎媳妇和她爹断了来往吧!”
杨氏叹叹气,想着那苏家对自家儿子真的是一点帮助都没有,好在苏玉嫃旺自家儿子,不然这门亲事说起来还亏了。
送饭回去的路上,那些个女人家还在杂七杂八的说,看见杨氏来了,都纷纷闭嘴。
年纪稍微大一些的,还是敢说杨氏:“哟,三郎他娘,你说你咋就那么喜欢你三媳妇呢!她来你家也有半年了,这肚子还没反应呢!你图她啥呀!”
杨氏将那蹭亮的银镯子抬起来给大家看:“这玩意,你们几个人有啊!”
大家纷纷瞪大眼睛看着杨氏手上的首饰。
“三郎娘,你倒是也舍得打一个银手镯了,这东西可不便宜啊!能换一只鸡了。”
“说的啥玩意啊!你以为这手镯是小银匠能打的出来的?这可是我儿子在镇上面给我买的,你们瞧瞧这花纹,这手艺,只能换一只鸡吗?要不说你们没一点眼力劲。我家三媳妇就跟这镯子一样,你们看不懂。”
“你们家不要吃饭了,居然有这闲钱去镇上面买镯子?”
“我儿子不但给我买了一个银镯子,还给他媳妇买了一个银簪子,都是上等的好货。我家现在可不缺这点钱,等我三郎的田大丰收,我可就是一个小地主的娘了。”
要不说同人不同命啊!大家羡慕的眼睛都发了亮,但又有什么办法,碰上自家儿子没有这么好运气。
也有人恶毒的诅咒“我就不信她家三郎一直就这么好的运气,那稻米能不能收,还是一个问题呢!现在就在那里嘚嘚瑟瑟,回头有她哭的时候。”
头几年啊!杨氏可是在村子里受尽了嘲讽,现在为啥不能嘚瑟了。
当初赵临羡没有去考秀才,而是去了外边闯荡,村子里的人都说那赵临羡不中用,废了家里的钱,又没考出名堂。还说杨氏在做梦,想做官老爷的娘。
那会杨氏是憋屈啊!被人在背后嘲笑,也不能说什么。
一转眼,人家赵三郎在外面挣了钱回来了,还娶了个员外家的女儿,就算这个员外家的女儿没有带来嫁妆和荣耀,但模样身段就是比村子里的女人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