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柴荣的决定刚刚宣布,朝中反对声音一片,满朝文武几乎没人赞成柴荣的做法。
当然吵归吵,结果还是一样的。
经过一翻激烈地据理力争,最终以一票赞成,多票否决的形式,同意由柴荣亲自率军迎击。
柴荣脾气火爆,但这并不是说他就是个粗人。
面对这次亲征他极为重视,先后调集了几路大军北上,几乎汇聚了后周的所有禁军将领。
禁军,是朝廷中最为精锐的部队,其中又分为“侍卫司”和“殿前司”两部分,而此时的赵匡胤,就属于其中的殿前司。随着柴荣登基,赵匡胤的地位也开始水涨船高,三年前的大头兵,如今已然成为了柴荣的亲军将领。
战事开始,刘崇从太原一路南下,打了几个小胜仗,心情十分愉悦。
柴荣领着人从开封一路北上,想着他马上就能把刘崇按地上摩擦的未来,心情更加愉悦。
没过几天,两个心情都很愉悦的人就在高平南面的巴公原相遇了。
这是一场典型的遭遇战,双方都把军队摆成了左中右三路,准备开始对打。
刘崇来到阵前观察了一下后周的军队,发现对面的人不多,军容也不咋滴,于是自我感觉非常良好,当即就对旁边的辽国将领表示,你们在那歇着就行了,当然如果有兴趣的话,也可以顺便观摩学习一下。
战斗一开始,刘崇就派了麾下最猛的猛人张元徽做先锋,率先冲击后周军的右翼。
张元徽的猛当即就把镇守后周军右翼的两名将领吓到了,他们毫不犹豫转身就跑,把麾下的大众士兵直接丢在了身后。
右翼的溃败动摇了后周军的军心,大批的士兵也开始慌不择路地跑路,个别不厚道的还顺带着抢劫了一把护送后勤物资的轴重部队。
柴荣愣住了,当场领着亲兵就冲上前试图稳住局面,而在他的身后,亲眼看着这一幕的赵匡胤热血沸腾。
他知道,他的机会来了。
他甚至不顾上下尊卑,对自己的顶头上司张永德吼道:“敌军骄纵,只要奋力反击,完全可以击败!张大人,你率领你的部下从左侧发箭阻击敌军,我从右侧包抄进攻!国家安危,在此一役!”
经过一番苦斗,再加上张元徽冲得太猛战马栽倒而直接扑街,北汉将士的士气一下子就泄了。
局势瞬间逆转,刘崇赶忙赶忙地收兵往回跑,柴荣乘胜追击,撵在他的屁.股后面又打了好几场胜仗。
然而高平之战虽然赢了,但柴荣的心情却并没有多好。
他知道这次的胜利来得多少有点侥幸,根本不值得夸耀,将领贪生怕死,士兵偷奸耍滑,军队毫无军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