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人如草芥啊

毕竟没有法律保障,大家要吃这口饭就只能凭信誉。

“又是几十两的生意!”

杨信颇为无语地看着满满一船的食盐。

这些盐质量并不好,甚至连颜色都是灰色,还不如他记忆中小时候见过的大粒盐,而且没有经过任何的加工,里面肯定满是各种有害物。但这个时代这就是良心盐了,就像黄镇所说的,他们至少不会往盐里面掺三分之一的沙子。对于老百姓来说,一边是翻几倍甚至几十倍出售,而且还掺满沙子的官盐,一边是廉价又不掺沙子的私盐,会选哪个就不用说了。至于朝廷的法律就一边去吧,整个大明市场上百分之七十的私盐时候,谁还会在乎法律,要按照吃私盐就得杖一百的标准,大明朝百分之九十九的人得挨这一百大板。

不过就是这利润……

“你还想怎样?”

黄镇说道。

“咱们一船九个人,冒着杀头的危险就才赚个百十两银子,这也未免太低了,风险与收益不相符啊!”

杨信说道。

六十两银子的盐,哪怕最终两倍的利,也才赚一百二十两,很难再高出太多了,毕竟他们不是那些组成舰队把淮盐运到湖广的。他们也就是走水路运到河间,保定一带,这一带盐价不可能太高,京城就五厘,这些地方就算高又能高出多少?这对于从电视上看惯了古人拍十两银子高喊小二上菜的杨信来说,真得有点感觉太少了。尤其还是贩私盐,这种生意一趟不赚个几千两,完全对不起这么响亮的名字啊!

“九个人?咱们九个人遇上年景不好都不一定值一百二十两!”

黄镇说道。

“她应该值钱吧?”

杨信指着黄英说道。

黄英一巴掌把他的手指打了下去。

“我这样的最多二十两,还得看买主足够大方,不大方的也就能出到十六两,就是十五六岁水灵灵的小丫鬟,也就二十两以下的价!”

她说道。

“呃,那我那一百两岂不是能买六七个水灵灵的小丫鬟?”

杨信愕然。

“后悔了?”

黄英带着寒意说道。

“没有,我不喜欢太小的!”

杨信赶紧义正言辞地说道。

黄镇无视他撩自己女儿,迅速指挥水手撑船向前,很快他们就沿着来路返回,然后继续等待涨潮,当潮水再次到达深度后,一帮人撑船越过挡在前面的沙坝重新进入海河,在涨潮的推动下向前。

这时候已经是清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