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找出了硕鼠,有了银子,这才赶紧还银消了户部的帐。”
贾珍还是有几分小聪明地,再说,整个宁国府都是他的,他真不差这些本就是意外之财的钱财,当即道:“我这就拿了欠条,再取了银票跟你走。”
贾瑚揉揉脑袋骂道:“糊涂!记得,抄出的东西连带着明细,再加上你家中库房里的家具什么的,一起合算了银子送去,就是差了一星半点儿地,也跟皇上说,等变卖了庄子就补齐,记得,你之前是没有银子还钱!”
至于后面史氏哭骂,这会儿谁又在乎呢?至于什么四王八公,同气连枝,贾家不该私自还银,贾瑚等人更是不理。
贾赦、贾瑚、贾琏连带着贾珍,换了衣服,带着十来辆马车浩浩汤汤地去了户部,将东西交给了等着的四贝勒之后,又去了宫中求见皇上。
途中,贾瑚对一辆车中的贾赦和贾珍道:“窦娥冤屈天下知,孟姜女地丈夫能被世人记得,那都是因为会哭地孩子有糖吃,咱们家,被奴才偷得就剩表面光鲜,又被远处地族人蒙蔽,很是该哭!”
贾赦和贾珍天天没事儿就跟着戏班子转悠,听了贾瑚地话之后,立即秒懂。
只可惜,贾瑚是因为知道这俩一个比一个棒槌,教导多了,怕会适得其反,人家康熙之所以称为千古明帝,自然有一番自己识人地本领,是真情实感还是照本宣科,都是一目了然的。
但贾瑚要是知道,自家老爹还有贾珍地所谓有感而发是这么丢人的,他一定会穿回来这时候,好好给自己两撇子,再好好地讲明白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
可是,他不知道啊,几人进宫,康熙自然是早就知道事情的原委了,也知道,这里有什么事情,不过,却很感动贾瑚一心为公,为了给自己解忧,这才出手折腾自己家。
所以,贾瑚之前的作为,其实就是做给史氏看,顺便糊弄家里的两个傻子,他跟贾琏早就偷偷地见过了康熙,也研究了一下怎么还款的事儿。
贾赦等人行礼之后,康熙叫起,问:“爱卿们过来求见朕,这是有事儿?”
贾珍作为族长,先是按照套话说了一下,自己等人虽然没什么本事,但也想为君分忧,知道皇上为救灾银子发愁,所以把家里的欠账先还回来。
康熙一番褒奖之后,贾赦一抹脸哭得那叫一个难看:“哎呀,皇上伯伯,您是不知道啊,奴才算是被家里的奴才坑苦了,要不哪用得着天天装得人五人六的,却欠了一屁股债。”
这话把康熙噎得,哪个大臣跟他说话是这么说的?贾赦却继续道:“奴才想买两个角儿给自家戏园子涨名气,还得算计着花,我们家那些奴才都干去极味楼包场子了。”
“然后,家里那些族人也是不省心的,我们在京城小心翼翼地活着,生怕得罪了哪个皇亲国戚掉脑袋,人家却在老家整了个什么四大家族,还有护官符呢,那日子过得叫一个得。”
“当地官员不敢动这四大家族的人,否则,官儿也别想做了,可能家眷都得跟着遭殃,再加上老亲甄家给护佑着,那日子过得奴才都羡慕!”
“要不是他们是打着奴才的旗号,奴才都恨不得也去过过那横着走的生活。”
康熙深吸一口气,按着自己额头地青筋安慰自己:人家是还钱的,这钱不好要,好容易撕开个口子,自己就忍忍就好了!
此时的康熙终于悟出了一个道理,这欠钱地都是大爷,要债地就是孙子,便是皇帝也跑不了要债难。
贾赦是越说越开心,贾珍虎了吧唧地跟着煽风点火,而且,这俩人还记得在车上的时候,贾瑚告诉他们哭得重要性。
两人诉苦,每说几句,就会想起来哭两声,康熙地脸色都青了,原本打算过来跟皇上汇报贾家欠银的核算结果的胤禛,听了梁九功地暗示之后,果断地先撤了。
至于听到声音,对胤禛投来求救信号的贾瑚兄弟,胤禛选择假装没看到,要不一会儿打发了贾赦和贾珍之后,谁来当出气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