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易可以大刀阔斧投入漠南人力物力财力,就是他知道羊毛有多大利润,以至于后世“薅羊毛”都成了获取利润的代名词。
可是李胜义哪里知道这些。他苦苦思索也想不出个所以然,白白浪费了许多脑细胞。
不过李胜义是李家军第一批进入草原的人,和漠南林丹汗打了多年交道,不仅让他学会了蒙语,也让他深刻了解草原人需要什么。
草原人最迫切需要的是四样东西:盐、茶、铁、粮。而这些正是辽东过剩的东西。
辽东已经大量晒制海盐。
大明盐铁专卖,辽东的盐很难进入大明销售,造成辽东海盐只能丢在那,不得不大量腌制咸鱼卖入大明,钻大明的盐铁专卖空子。
辽东的粮食也吃不了用不尽,不得不酿酒喂猪,变着法的消耗。
辽东的钢铁更是一天比一天产得多,铁价也在急速下跌。
至于说茶,他们就带了许多茶。茶叶本质不过是树叶子,南方多得是。自己的部队都带了许多。
林丹汗当年最想的不是和大明打仗,而是互市。用牛羊换取这些东西。
只是大明经常关闭市场,林丹汗才不得不动用武力,不过目的最终还是互市。
大明不愿意互市的原因是大明除了茶还够用,盐铁粮也不富裕。
但是开荒团不一样。开荒团由于有徐光启的良种培育,粮食越来越高产。仅仅靠着辽东,大概就能满足这些游牧民族需要,互市是大好事。
李胜义感觉他越来越理出个头绪了。
终于这一天李胜义脑中一亮,他想起了大师兄以前常说的一个词:代理商。
他打量着黑山城里一百多个部落头领,不由得笑了:这哪是什么部落头领,这特么都是咱们辽东的代理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