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葩攻城
 游牧民族不擅攻城,这是有共识的。
想当年蒙元攻襄阳多年不下,损兵折将。最终这一座孤城如果不是缺少粮草给养,恐怕还是攻不下。
后世后金也一样。前期入关也就是武装游行,一个县城啃起来都费劲。如果不是后期有了火炮,有了汉奸,想一座座城市拿下中原,恐怕就是痴人说梦。
阿拉汉率领的先锋部队是叶尔羌主力部队。英勇是英勇了,但是进攻手段一样乏善可陈。
比如一次进攻应该投入多少兵力?怎样的节奏能让敌军疲惫不堪?提供火力压制的弓箭手,应该多少人为宜?
凡此种种,漏洞百出。哪像中国将领,攻城守城都是必修课。叶尔羌国就算是司令霍都,对这些
也一知半解,阿拉汉就更别提了。
随着阿拉汉一声令下,一千弓箭手拍马冲了上去,羽箭飞蝗般射上城头。
城上城下对射,肯定是城上占便宜。但是赖茅把所有弓箭手都撤下去休息了。
赖茅很明白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道理,尤其是和骑射无双的游牧民族对射,就算是居高临下,他们也占不到什么便宜。
本来汉人作战喜欢和蛮人对耗,因为汉人一般时候都占了人多的优势,哪怕两个换一个也算胜利。但是赖茅人多吗?缺人正是他的短板,还哪敢对射?只好等危急关头再用这些弓箭手,现在只能委曲求全了。
城头木盾一排排举起。这种骑兵轻弓杀伤力低,士兵们躲在盾牌下面还真没几个中箭。
叶尔羌两个千人队嗷嗷叫着冲了上去,没有云梯,更不要说攻城车、投石车这些冷兵器时代高大上的东西。
这怎么攻城?难道马会飞?
就在嘉峪关士兵好奇这些马会不会长了翅膀飞起来的时候,这些人已经纵马飞驰,离城近了。
由于城头没有射箭,也没有滚木礌石,静悄悄的摆出一副随便蹂躏的架势,战场也就成了叶尔羌单方的表演秀。
有的勇士一激动,翻身站在马上,任马匹起伏奔驰,风摆荷叶一般就是掉不下来,引得观战士兵一阵阵喝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