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启示录》问世后,许多国家震惊于书中描述的开荒团各种赚钱手法,这世上真有这样的奇才?
世界各国相继成立专门研究机构,开始研究书中所写是否属实。
结果就是无数外国人打着旅游或者经商名义,来到上海,让上海变得更热闹了。
开荒团高层担心赚钱手段被人学了去,向李易提出是否驱逐或者防范这些人。李易表示无所谓。他比谁都明白上海的表象背后,隐藏着许多复杂的东西。
这些人学的不到家,东施效颦的结果还不如不学。
欲强国先强军,你真国家富了,就会匹夫无罪怀璧其罪,薅羊毛的就来了。这样的财富天堂会分分钟被吃掉。
就算有聪明人窥破了欲强国先强军这个道理,马上就会发现欲强军还得先强国,不然哪有钱强军?最终这就是一个死循环,这条道路很难走得通。
开荒团是李易卧薪尝胆,先在显通寺打造了自己的军事班底,接着在向阳大院培训出大批官员预备队,许多年后,厚积薄发,才有了底蕴。
至于到上海成立的黄浦军校和干部学院,那就是二次启动需要的人才培育体系。
可以说开荒团真正得益的就是教育。
问题是其他国家有这样的土壤吗?
开荒团的背景是大明两亿人口,是大明培育出的无数闲置知识分子,别的国家有这个优势吗?
李易弄不清现在整个欧洲的人口是多少,估计在七八千万左右。
大明面积三百万平方公里,欧洲面积是大明三倍,为什么人口比大明少那么多?
恐怕最大一个原因就是大明是大一统国家,非常稳定,人口可以尽情繁衍。
欧洲几十个国家,无一日不摩擦,无一日不打仗,教会又参与其中,人口能快速增长才奇了。
为什么李易特别珍惜人口?就是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是支持他实现理想的基础。
更何况有开荒团在,能允许一个别的国家闷声不响强大起来?
所以归根结蒂,算砂的书不过是纸上谈兵罢了,谁看了也是白看。
----------
春光和煦,春光下的日本朝鲜并不和煦。
对马岛年后突然爆发了激烈战斗。
日本幕府军决死冲锋一波接一波,李胜水被打得有些懵:过年不是该吃饺子?日本人吃错药了?怎么突然不计代价,疯狂进攻了?他赶紧向李易发出紧急军情。
接到这份军情,李易笑了:这是德川秀忠急了,希望尽速解决对马岛争端,然后回师日本,和蒙古军决一死战。
李易给李胜水的指示就是一个字:拖!
拖住德川秀忠,给蒙古铁骑争取时间和空间。
一支强大的蒙古军才符合李易的心思。
就算将来日本成了蒙古附庸,林丹汗也绝不会让附庸军掌握强大的武器。
一个退回到冷兵器时代的日本,最符合开荒团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