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次就是山西巡抚张泽,率领金州知府等山西文官出场了。
这一次邀请李易回乡祭祖,可不是张泽心血来潮。
他是大明高官,一举一动都有许多有心人看着,哪敢随便落人口舌。
这一次是朝廷中有人指点,让他出面邀请李易。他忖度了几天,终于明白:真正让他出面发出邀请的,恐
怕是万岁爷。
李易一举击溃五国联军后,周边国家除了日本不知道天高地厚,还敢和李易掰掰手腕,其余国家真是群雄束手。
后金已经被逼到了朝鲜,夺了两道之地委曲求全。
已经有确凿证据证明:漠南的林丹汗,也已经出走日本,打算在海外建国。
这样算来,北方的四大威胁大明安全的国家:蒙古、后金、朝鲜、日本,两个国家去国离乡,另两个国家正饱受侵略之苦,再无威胁大明的能力。
表面看大明安稳了,可是谁都知道,大明江山已经危在旦夕了。
开荒团已经做到四夷宾服,谁能保证李易不静极思动,反戈一击?
人都说李易懒散,有这样天天打仗的懒散人吗?
就算李易自己没君临天下的意思,可是李易一般手下,能不劝进吗?
万历帝是个聪明人。他觉得一旦开荒团对大明下手,各地军镇恐怕想的不是勤王,而是第一时间宣布投靠开荒团。这样做虽然未必保得住官帽子,可是李易这人宽容,给他们一场富贵还是没问题的。
有几个能和他万历帝一起,从容赴死呢?
当然他万历帝也不愿意死,更不要说从容二字。
人越老越怕死。万历帝现在很讲究养生,女色已经不亲近了,每天还要用李易教的法子,走步健身。
万历帝觉得自己耳聪目明,身体一天比一天好了。
原来一堆忧心事,现在就李易一个忧心事,也说不上这日子是好了还是坏了,但是每天都有新鲜事,都有新鲜吃的喝的玩的。
万历帝每晚用买来的天文望远镜瞭望星空,觉得一个人的心胸应该像天空一般辽阔,先把李易这桩隐患放下,也未尝不可。
既然奈何不了李易,那么探探李易的真实心思也好。于是才有了高人指路,才有了张泽出面,邀请李易回乡祭祖。
可惜头彩被魏泽这个老家伙夺了。张泽虽然有些郁闷,也是无法。谁让人家魏泽守着边关,近水楼台先得月呢。他也只能在金州府迎接李易。
如果讲渊源,他张泽算是最早发现李易这个天才的。那时李易还是借住显通寺的一个少年。
后来李易开义学、种土豆,又多得张泽相助。可惜后来李易自己兴兵了,张泽就把这些功劳都藏在心里。这些事可都是把柄,难保有心人不用这些事发难,送他个通敌叛国的罪名。
现在他不怕了,他算是奉旨界迎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