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禁海风波

大明开荒团 燕市酒徒 1743 字 9个月前

崔秀在南海独断专行惯了,早忘了这里是渤海黄海,是人家大明地盘。在人家地盘上,他不但没有任何

自觉,居然还发了一个封海令:渤海海峡禁止任何船只进出,必须要进出的,也得经开荒团批准,走老铁山水道。这一下可是厕所里丢石头——激起民愤了。

山东大明水师卫所林立,比如东莱等卫所在渤海,威海等卫所在黄海,相隔就是一个渤海海峡。如今你崔秀一句话,就里不出外不进了?你考虑过主人的感受吗?这都什么事啊。。。。。。

山东各卫所几乎都觉得是奇耻大辱,奇耻大辱啊。

可是眼睁睁看着开荒团的走舸、战舰,忙忙碌碌,在他们眼皮子底下开始布雷封海,他们也无法可想。

人家崔秀敢这样做,就有这样做的底气。告诉你一声就是给你面子,你自己可别把这面子搞成麻袋片子。惹怒开荒团是什么后果,哪个大明官兵不知道?

所以山东各卫所,几乎都做出了一致行动:星夜派人进京,报告给兵部定夺。

所以万历帝的案头,最先到的就是崔秀封海令,接着就是五国联军要求租借威海港口的提案。

开荒团一日比一日兴盛,让万历帝感受到空前压力。化压力为动力,万历帝亲政的时候越来越多,尤其是有了大事,几乎都是最早临朝的人。

万历帝挥舞着崔秀的禁海令,对着满朝文武咆哮:“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更何况黄海渤海,都是大明自古以来的内海!如今开荒团居然不经我们大明同意,擅自封海,你们说:是可忍孰不可忍?!”

机灵的大臣已经听明白了,万历帝纠结的是开荒团封

海没有履行手续,并没有质疑开荒团封海的合法性。这就是一个风向标,下面大家的发言,当然应该以这个为基调。

可万历时代,大明朝廷最不缺捣蛋的人。万历刚说出“是可忍孰不可忍”,就有人接了一句“不能忍也得忍”。

这一句,把万历帝噎得差点儿背过气去。这还是端我饭碗的大臣吗?站谁立场上说话呢?

万历帝怒目看去,神色就缓和许多。原来是兵部左侍郎杨镐。

杨镐在兵部,没打过几场胜仗,不过不耽误他一路高升。原因就是别人根本没打过什么仗,这败仗也算是资本。

再加上在李易大闹京师的时候,杨镐处置得宜,最终和平解决了事变,深得万历欢心。所以事后虽然有御史参杨镐卖国求荣云云,都不耽误杨镐稳坐兵部左侍郎,从二品的大员。

当然,中国有句老话:朝中有人好做官。这朝中大臣,那就是内阁有人好做官。现在的内阁阁老,就方从哲一人。方从哲就是杨镐的靠山。

万历末年,党派林立。浙党领袖是方从哲,方从哲最倚重的浙党干将就是杨镐。

要知道杨镐可是御史出身,职业打小报告,告黑状的。现在还兼职个左都御史的官职呢。

这也就是开荒团把后金赶跑了,如果原来的历史,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