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日格道:“既然如此,我就以中军都督的身份,宣布投降。诺日干,你和琪琪格走一趟吧。”
宁远大战尘埃落定,五万多北蒙军投降。这让李胜智非常高兴,他最看中的,是缴获的战马。
蒙古人习惯的是一人双骑,甚至一人三骑,四骑。这送死的两万人,可就骑了一匹马,其余都剩下了。这一次,获得战马12万匹,获得运货物的驽马三万多匹,这让李胜智未来的军队,一下子变成了
马上部队,这行动力可就上了几个档次。
李胜智马上从这些降兵中挑选了3000牧民,管理这些马匹。这一下让这些降兵对这些人艳羡不已。牧民可还是自由身。
琪琪格还想让苏日格下令,让另外两支大军投降,苏日格拒绝了。表示自己投降后,就失去了中军都督的身份,没资格发布这样命令了。就算发布这样命令,也没人会听了。
苏日格还存着一个念头:万一那两支部队能逃出生天呢?
苏日格明白,如果所有部队,都断送在辽西,那北蒙的防守力量就不剩什么了。开荒团历来就是靠侵略发家,怎么会放过自己的不设防的家乡?这一次出兵,引火烧身了。
可是,那两路大军,还有机会回到家乡吗?
李胜义从营口登陆后,带着他的警卫团,都换乘战马,立刻赶往广宁。
营口存的战马并不够一人双骑,战马的耐力
还不如人。每跑十多里路,就要休息一阵,这一天行程到不了200里,让李胜义心急如焚。
好在第二天,就赶到了海州,也就是后世海城。这里有一个大马场,总算让李胜义一人双骑,可以换乘,快速前进了。
李胜义顺着驿路,先奔驰到辽阳,然后转向,再奔向广宁。
也许有人有疑问:为什么李胜义不走个直线?是怕踏坏了花花草草吗?为什么非要绕个大圈子呢?
这可不是后世碰到山就凿个山洞的时代。
辽南沟沟坎坎,到处是荒山挡路。部队一旦钻进山里迷了路,可能几天转不出来。
到了辽河平原,还是容易迷路。
没大移民前,走进一眼望不到边的辽河平原,有个太阳星星参照,还能有个方向感。如果是阴天,明明向北去,很可能过段时间,发现自己走到南面去了。这就是鬼打墙。光天化日之下,几千人遇到鬼
打墙,在大平原上转圈子,历史上可不是出现过一次两次。原因就是没个参照物。
不要想着咱老祖先不是发明了指北针,指南车什么的嘛。那玩意儿就是指个大致方向,行兵打仗时候,真没什么大用。看看古代哪场战役,提到过指南车?
那么现在辽东移民多了,可以问路前进吗?还是不行。普通人根本不知道三十里外是什么地方,再说这移民太匆忙,地名系统根本没建立起来。就是到后世,农村也到处是六间房,朱家房,赵家窝棚一类的地名,更不用说现在了。所以没办法,李胜义还是兜着圈子走驿道,用了六天时间,才赶到广宁。这一天,也正是李胜智宁远大战的日子。
李胜良、李胜忠、李胜虎几人见了李胜义大喜,因为李胜义立刻确定了要和北蒙开战,这还不算,还要一举收复北方。
李胜虎乐得直嚷嚷:“哥几个,我就说嘛,咱们不可能总没仗打,大师兄那个人,奸猾得很。怎
么能养着咱们这帮闲人?这不是来大活了?这一下要打到北海去,就是苏武牧羊的地方吧?这多好,以后课本上就会写到,苏武牧羊的地方在中国的北海省,是李胜虎收回的。。。。。。”
李胜良踹他一脚道:“少放屁,就不兴是我李胜良收回的?也许是李胜忠收回的呢。你怎么那么出奇冒泡呢?”
李胜义开心的道:“你们都说错了,不管是你们哪个收回的,最终史书上都会写,北海是辽东军区司令员李胜义收回的!和你们有个屁的关系?自作多情!”
这下几人傻眼了,别说,按史书套路,还真是这么个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