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信道:“我的意思是,怎么也得给1000亩。”
李易道:“就是十亩。”
行空道:“李易,你看这样,庙里按人算,一人十亩,如何?”
李易道:“百姓终年耕种,才一人十亩。给每人十亩地种,谁还有时间念经?我这可是一心为修行着想,佛主都得感念我。”
永信道:“咋没时间念经?地可以租出去嘛。”
李易道:“您这还提醒我了,我再附加一条:僧人不许做生意。”
李易后世看少林寺又搞观光旅游,又搞学校讲武,又四处对外投资,就气不打一处来。你们出家人不是酒色财气四大皆空吗?天天想着发财,还空什么空?
虽然不能确定你破没破色戒,可是你大张旗鼓的发财,别的戒律估计也形同虚设,就是给外人看看罢了。
李易到西安法门寺,见什么武则天遗物,在里面看一眼就要上百元。到三亚南山寺,弄个佛骨,看一眼就80元。
这些僧人想钱都想疯了,居然把佛主化整为零出售了。
既然佛主都可以出售,那良心还值几个钱?
这些大庙都如此,小庙更是无所不用其极。
比如见人就来一句:“施主你印堂发暗,最近有灾啊。”想化解?拿钱吧。
当然也有嘴性好点儿的,会说:“施主你满面红光,最近财运兴旺啊,抽个签吧。”
当然,有的庙会让一个临时工卖香火,如果有人质疑敛财,那就开除这个临时工,再换下一个。
李易当时甚至恶意推测:很可能这些和尚,道德水准比普通百姓,远远不如。他们嘴里念经,心里说不定想的什么。这让李易对他的地界,引进这些教门,充满了警惕。
永信万没想到偷鸡不成蚀把米,没争来好处,倒争来个限制。
这一下,也没了言语,李易这要求,比大明可苛刻得多了。
永信有些气急败坏,敲着桌子,骂道:“你个白眼狼,庙里住那些年,饭都给狗吃了?”
李易道:“众生平等,大师您怎么可以瞧不起狗呢,看来您修行不够啊。”
永信这一下更是气得脸色发白。不过也知道李易嘴皮子功夫了得,自己斗嘴得不到什么好。这可是在庙里几年的经验,那时他还和永严合作,输棋不输人,对李易进行双打呢,也没哪次胜出。
永平看李易铁了心肠,不容置疑,只得缓颊道:“不如这样,菜地按人头,每人一亩。这庙如果就三五个人,你看李易你还省下几亩地呢。”
李易看永平把话说到这个份上了,只得退了一步,点头道:“那就依师傅,每人一亩菜地。不过每个省按人口比例,最多5000人允许有一个僧人,不能超过这个比例。”
永严这次也跟了来,不过他在李易手下工作了一段时间,比永平还站不准立场,干脆选择做没嘴葫芦,不说话了。现在也忍不住开了口,道:“李易,你这人数也限制得太低了。”
李易道:“社会上吃闲饭的人多了不好。”
永信怒道:“你才吃闲饭的呢,你全家都吃闲饭。”
一句话,本来紧张的场面,弄个笑场。
笑过了,行空倒是发现了秘密,道:“李易,你这是打算让我们吃独食,不再允许别的庙开到你的地界了?"
李易笑道:“我在显通寺,多承大家照顾,再不表现诚意,不是更被骂了?”
一下子众人也都明白过来了,感情李易给他们个特许经营,而且别无分号,这可是特大利好。
其实李易这些规定,都一一遵守了,哪个庙也刮不起多大的歪风。倒无所谓几个庙。李易也算卖个空头人情。不过特许经营,毕竟是垄断的一种,谁不知道垄断可以攫取最大利润?还是让大家高兴起来。
李易见大家都认可了他的条件,才有感而发道:“我倒不是对佛门苛刻,实在是我想让世人面前,出现一个导人向善的真佛,而不是满身铜臭的金佛。以后开荒团的地界,就不允许出现乌七八糟的邪教。”
行空站起,双掌合什道:“大善!李施主功德无量,功在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