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易道:“小子就是不明白,方丈为什么不去繁华地,偏偏来我这偏僻所在呢?”
行空却顾左右而言他:“春秋时百家争鸣,也没见儒家有什么出彩。恐怕比起法家这样大家,拍马都不及。可是为什么后来居上?还不是到了汉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术在中原盛行2000年,势力强大,你如今的所作所为,傻子都看出,和儒术格格不入,大有兴墨家、法家的架势。你可知道,你这离经叛道,反对的势力有多大?”
李易辩解道:“您这可亏说我了。我给我的师弟取名,就是按仁义礼智信来排的。这不是儒家?我每移民一处,都要建仁义学堂,这不是儒家?我可是儒家教化万民的大功臣。他们知趣就应该给我立个大牌坊的。”
行空摇头道:“休要狡辩,你的所谓儒家文化,只断章取义,截取了那么一点儿劝民向善的。到你的辽东听听学堂讲课就知道,你的学堂,“五常”的仁义礼智信,倒是在讲。最核心的“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哪个学堂讲了?偏偏这三纲,才是君主们独尊儒术的基础。还有你编的算数书,地理书,你的所作所为,早晚会为人所知,遭读书人口诛笔伐。”
李易哂笑道:“口诛笔伐又能怎样?骂人不疼,诅咒不灵,我孤悬海外,举世皆敌我都不怕,他们这些读书人能奈我何?”
行空有些泄气。这李易拿出惫懒姿态,油盐不进,也是头疼。
行空继续诱导道:“儒家靠帝王推崇,才稳固了地位。如今,道教、回教甚至西方天主教,也在中华传道,西方的天主教甚至登堂入室,许多达官贵人甚至万岁,都延请他们。长此以往,我佛教又要历劫了。”
李易道:“方丈着相了。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如梦亦如幻。咱佛家讲究四大皆空,既然都是空的,这些世俗的东西,不过是过眼云烟,在意它做什么。”
行空道:“这些扯淡骗鬼的话,谁信?哪个教派没有世俗的根基,都是无本之木,这信徒关乎佛教未来,不争不行啊。”
李易不再言语,低下头默默喝茶。
显通寺高僧们两眼熠熠闪光,紧紧盯着李易,等他的决策。
良久,李易才放下茶杯,说道:“你们在我的地界传教,也不是不可以,不过大明的规矩是大明的,我们有我们的规矩。你们必须依照我的规矩。”
见李易终于有了活动话,行空万分高兴。
庙绝不是普通人想的,谁愿意建谁建,想在哪建在哪建。
不要说庙,就是和尚,都是有人数和身份限制的。哪像后世影视剧,谁一看破红尘,马上就能剃掉三千烦恼丝?
如果百姓私自剃头出家,那可是全家发配从军的大罪。
看《水浒传》的都知道,鲁智深出家,一个度牒就那么难求,得有多大的后台背景。
李易的师弟们,从小虽然在寺内,可严格说,根本就不是什么和尚,起码没获得过和尚的资格,只是在庙内居住,穿个僧衣,剃个光头的业余和尚而已。
明朝太祖朱元璋,本身就是和尚出身,他当了皇帝,不但没有对僧人网开一面,大力发展,相反,他对僧人的规定,比起别的朝代来,几乎就是苛刻。
比如女人想出家为尼,别的朝代限制不多,可是大明就规定:女人必须年满40岁,才允许出家。后来又觉得不妥,干脆再提一格,女人必须年满59岁,不然决不允许出家,否则就大刑伺候,祸及全家。
大家可以想见:明朝能有几个尼姑?
有人曾经向朱元璋提过,这女人出家的规定太苛刻了。朱元璋道:“如果你们见到尼姑生孩子,就知道我这规定不苛刻。”
这一下,就没人说话了。
看看古代话本,尼姑被施主勾搭成奸的比比皆是,就知道朱元璋这个59岁出家有道理。
你们这些色魔,如果连59岁老尼姑也不放过的话,阿弥陀佛,不放过就不放过吧,可是你总没有办法让她们怀孕了吧?这个安全度高。
至于和尚,那规定就更苛刻了。其实就是为了避免尴尬事。
太监们割掉了烦恼根,还没事儿和宫女玩假
凤虚凰,过家家的游戏呢。和尚们什么也没割,庙内状况有多混乱,可想而知。
朱元璋出身佛门,自然更知底细,所以他规定:明朝的和尚必须三年一考试,考佛经的熟练程度,考试不合格,逐出庙门。你连个佛经都不会念,还在庙里混什么?
即使这样,明朝和尚还是不干不净的太多。
李易高中时候,读明朝凌濛初的《二刻拍案惊奇》时,读到和尚偷腥,真个是惊得面红耳赤,以为是买错书了,买了本黄色书籍回来。凌濛初对世俗爱情的渲染倒也罢了,他对寺庙中和尚的描写真是惊世骇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