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急了,可能说中国有四大发明,可是有几个关注过四大发明的悲惨结局?
比如评价最高的印刷术,隋朝就发明出来了,可是最多印刷佛经,谁看过印刷别的?各种书籍,一直到清朝中叶,还是手抄。
所以直到清朝乾隆帝,想看看红楼梦,还得
弄个手抄本。
更别提什么活字印刷的推广了。
为什么不敢大规模印刷书籍?是卖不出去?当然不是,很简单,就是这个东西是奇技淫巧。谁敢用印刷术,那就得看看脑袋结实不结实了。老天爷给了你手,写几个字就那么累?
其实不用你搞出实物,就是学说新奇些,那都是严重错误。
孔子在鲁国教书,当时有一个教书比他好的人叫少正卯,甚至孔子的学生都跑少正卯那听课。孔子当上鲁国大法官,第一个事就是先杀了这个对头,这就是圣人治奸,你的学说太接近生活了,属于奇技淫巧范围,不杀不足以平儒愤。
连思想上的禁锢就如此之严,更甭说做出奇技淫巧之物了。
李易反问道:“陶先生为什么想起问我这个呢?”
陶远山道:“适才听少师之歌,标新立异,少师的开荒团,武器也推陈出新,才冒昧一问。”
李易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想提高生产力,就需要有科技创新,奇技淫巧我觉得应当鼓励,而不是打压。”
这个时代敢说这话的,天下有几个?这是冒大不韪。可是李易说也就说了,谁来砍李易头试试?因言获罪,那得看是谁说。平民百姓瞎说当然有罪。李易说了,最起码没人敢来定罪。
陶远山对李易说的名词“生产力”“科技创新”不太懂,可是李易明显是肯定的态度,非常高兴,道:“我不瞒少师,金华府陶家是墨家一脉,2000年来不敢丢了传承,可是也不敢真面目示人。祖上凭巧技得蒙太祖赐官万户,可也功成身退,不敢留恋朝堂,那些儒生怎会容纳我等。
可是我等只能隐居一隅,天下之大,哪里有容我们施展才能的所在?少师有宽广胸怀,又有强兵
强将,能庇佑我等,不知少师能接纳我墨家一脉否?”
李易满心感叹:为什么有雄主,就有许多英雄纳头便拜,倾心投靠?听起来有些家言,迹近荒唐,实际是雄主需要这些人才,这些人才更需要雄主给个施展抱负的舞台。
王蹇是超级富豪,投靠自己其实是打算大树底下好乘凉。如今这陶家,也是为了能不埋没自己的技艺,取得社会认同,才想投靠自己,求得庇护。
李易道:“墨家这一代的矩子是陶先生?”矩子是墨家领袖的称呼。
陶远山道:“不错,正是草民。”
李易道:“我听说墨家的核心思想是“兼爱”“非攻”,陶先生既然是墨家传承,墨家思想可是变了?”
说罢,目光炯炯,望向陶远山。
要知道王蹇纳头便拜,李易随手就收了。因
为王蹇不过一个富翁而已。商人逐利,自己只需要给王蹇一定的利益,就可以了。王蹇即使想反水,对于自己也不过是癣疥之患,无足轻重。
陶远山不行。这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学派,或者说一个宗教。自己可没有信心也没有耐心去征服一个宗教。比如墨家的“非攻”,就是反对对外扩张。自己现在所做的,和墨家核心思想是冲突的。与其埋下一个炸弹,不如现在不收。即使这个学派再有利于自己的科技发展,可是本质是冲突的。
历朝历代,宗教都是最敏感的东西。佛教慈悲为本,不但无心政治,它的“欲知前生事,今生受者是。欲知来生事,今生作者是”,完全可以帮助统治者,麻痹百姓不反抗认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