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不懂塞北的荒野
梅开时节因寂寞而缠绵
春归后又很快湮灭
独留我赏烟花飞满天
摇曳后就随风飘远
断桥是否下过雪
我望着湖面
水中寒月如雪
指尖轻点融解
断桥是否下过雪
又想起你的脸
若是无缘再见
白堤柳帘垂泪好几遍
这歌缠绵悱恻,偏生清新靓丽,通俗易懂,
却又雅俗共赏。这个时代,虽然有了曲子词,所谓的通俗,又怎么可比后世歌曲的通俗?
李易根本不知道,他的一支曲子,经过乐坊和柳敬亭的传播,立刻引起轩然大波。有人觉得李易离经叛道,可是碍于李易身份,又不好明目张胆的攻击。
而少男少女们,则欢喜何如?
一时间,时尚的曲子,言必称李易,语务求通俗,文风大变,艰涩拗口的文言文没了市场,八股文也被摒弃。全是百姓也能看得懂的文字。
很快,又由离经叛道的年轻人,蔓延到不是特别保守的人,再蔓延到不这样写,就是和时代唱反调的被逼无奈的人,整个文化界,轰轰烈烈的变革开始了。史称这次运动为——新文化运动。
李易一曲歌罢,船上几人都镇住了。哪有人听过这样靡靡之音啊。
李易想:掌声在哪里?献花在哪里?这是什
么情况?几个人咋傻了呢?
他不知道,他身边这几个人可不简单,这是各方的代表啊。
张岱世代书香,号称当世读书第一多的才子,不过也没见过这样的词啊。反复琢磨这歌词,立刻被他琢磨出韵味来。
后来的大明第一散文小品大家,当然更容易接受这歌词。很快,承接李易的文体的人出现了,第一个就是张岱。后世称他为新文化运动的“旗手”。
柳敬亭,标准的人民代表,他说的书哪一天不感染千八百人?说书的也讲究说学逗唱,对这唱自然不陌生,当然在尽力琢磨这歌曲里面的韵味。后世他被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传播者。
陆绍珩是文学达人,这歌词他就从没见过这样写的,说通俗,可明显里面有赋比兴多种手法运用,登峰造极。他后来掌握着大明最大的报纸——中华联邦日报,自然能体会上意,就成了新文化运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