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绍珩道:“这人可不是纨绔子弟,现在家中是困顿些,仕途不顺,和为兄我一样,可是文笔却好。江南很有名气,名唤凌濛初。”
“凌濛初?”李易惊呼出口,手中茶水一晃,洒了一身。
陆绍珩讶异道:“不会兄弟你也听过他吧?”
李易差点喊出来,中国后世文人,有几个不知道凌濛初啊,三言二拍,初中语文必考的《拍案惊奇》的作者啊,我靠,这些大名人怎么都混得这么惨?
李易这就不懂了,不惨怎么会有文人?
古人管诗人叫做“骚人”,就是发牢骚的一伙人。只有抑郁不得志,才能写出好东西。
你看看李白、杜甫,让他们飞黄腾达,能写出《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那样名篇?看看李清照,后半辈子穷困潦倒,那作品档次就“蹭蹭”往上窜啊。让他们锦衣玉食,便是有成就,最多也就如晏几道,成就有限了。
李易道:“听说他写《初刻拍案惊奇》了?”
陆绍珩大奇:“这你也知道?你这消息太灵通了。他这书就我们几个看过啊。”
李易道:“那《二刻拍案惊奇》写完了?”
陆绍珩完全傻掉:“没啊,濛初只提个设想
,还没着手你就知道?厉害啊。”
李易道:“你告诉他,他负责印刷作坊,可他心思,建大明最大最好的,他自己的书都印了,照最精美来,还有你的,咱不怕花钱!”
陆绍珩被李易这板砖砸的更晕,道:“我俩先到杭州请濛初出山吧,我都等不及大显身手了。然后你自己去找凌鸿吧,你又不是不认识他。别耽误我们正事!”
李易满心哀鸣,感情你们事是正事,我的事就是泡妞?哦,好像真是这样。。。。。。
陆绍珩道:“不过你见过我小妹后,闲暇时可以去见见我另一个老乡,长我几岁,也非常有才,叫做冯梦龙。”
陆绍珩见李易表情怪异,就有些忸怩道:“不是我自吹自擂的,这人真的有些才学,虽然也是科举不中。科举不中不等于没才学吧?”
陆绍珩却是会错意了。李易发傻,是感觉怎么一下这么多超级名人打包涌出来啊。
这冯梦龙的《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好读书的又哪个不知道,也是语文必考题。
李易不明白这些人一起出现的原因,其实很简单,西方现在正是文艺复兴时代,对应的,冥冥中中国也进入了这个时代。西方文艺界和科学界人才辈出,我们华夏又怎么会没有对应的人才?
这徐光启、凌濛初、冯梦龙之流,都是应劫而出,自然才华横溢。
说来也奇怪,世界上这些文明古国,互相虽然不同音信,甚至不知道有这样国家,可是当一方文化突然爆发的时候,另外的文明也必然涌现出对等人物来抗衡。比如中国出现了孔子孟子老子,西方就会有亚里士多德一样。
现在西方科技高速发展,那天意怎么会不给华夏这个民族降临各种人才?可恨那满清鞑子一通爆杀,最后居然冯梦龙这样文人都会被砍头,硬生生抹杀了中华文明的这一次爆发。
所以满清的罪孽,哪是杀人那么简单,他抹杀的是一个辉煌的时代。
李易平息了一下心情道:“我肯定去拜访这个人的,不过我要先到上海拜访一个人。”
陆绍珩道:“哪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