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易正色道:“那我便为万民乞性命,为华夏传薪火!”
薛湄儿见这少年凝了眉,眉间还有稚气,却有从容磅礴的男儿气流转,不由微微红了脸。
俩人一个是少女情怀,哪知世事险恶。一个是后世见了美女就拼命嘚瑟的毛病,却不知说了多少大逆不道的言论。
却听正屋内喝声彩道:“好个为万民乞性命,为华夏传薪火。便这一句,便当得天下师!”
却是薛通醒来了。
薛湄儿为薛通斟上茶水,薛通道:“湄儿自小我就当男儿养的,全没了淑女的样子。读书明理做文章,湄儿都愧煞男儿,可惜是女儿身。不然我家又出一状元矣。”
薛湄儿赧然止住父亲,薛通正色道:“易儿你说走遍天下看看,正是我师门要领。我是岳麓书院学子。我们岳麓一脉,无论朱熹公,张抟公,亦或当代大儒阳明公,都讲究知行合一,不仅要读万卷书,还要行万里路。
想那东林书院,天天喊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喊的好听,其实就是关心自己的官帽子大小,银子捞的多少。国家就坏在这帮伪君子身上了。
这天下,看似花团锦簇,实则处处危机,上有大旱大涝的天灾,下有朋党争权的人祸,外又有倭寇、异族的侵扰,有志之士想安邦定国,却被这些小人处处掣肘,诶“
李易暗道,怎么薛通这样的高级官员都不谨言慎行?
他却不知,有明一代,太祖起便规定非不赦之罪不可妄杀读书人。近些年,这些读书人更是狷狂,便是在朝廷上,当皇帝的面都大放厥词,最多也就是挨几廷棍。如今的万岁爷居然被这些人逼得不敢上朝,也是有史以来的奇葩。
“易儿,我这里有些书籍和笔记给你,我再让你们提学以后找些书籍送过来,你先读书进学。有我的面子,你秀才是必得的,以后路怎样走,却需你自己决定。我这次来山西,没有什么紧要事物,这几日你读书有了疑难便来问我。”
薛通便和薛湄儿一起,捡拾出适合李易看的书,李易抱着书告辞离去。
这个世界不是后世知识大爆炸的时代,书并不多,所谓八股取士,核心的不过考那春秋、论语几本。后人发挥的又能多到哪里去。
这八股取士,并不是后世考试那样有标准答案的,合格的卷子里哪个录取全在考官身上。至于排名先后,更是主考一言决之。
为什么薛通说有他的面子,秀才是必得的?薛通的学生,那就是个招牌。除非薛通倒了,不然有个还在中枢的老师,哪个底层下官敢给这学生不自在?
李易学习的底子不错,现在潜下心来,这书倒被他读出几分滋味。每篇文章,李易都是先背诵了,然后琢磨内容。不懂的就记下来,这读书速度,是常人十倍不止。
再次见老师的时候,师母也在,师母也是知书的,看李易过目成诵,举一反三,也是大赞李易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