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双双自考上首都大学后,就在江秋月的牵线搭桥下认识了当初那位火车上的谢教授,如今已经混的很熟了。
结果杨双双就说:“谢教授我肯定会找的,但还不是现在。我了解的很多洗护用品和化妆品的成分都太复杂了,以现在的设备和技术,一时半会儿也不一定能做出来,所以前期来说,你比谢教授的做用大多了,因为我接下来除了要扩大洗发水的厂子外,还想要再推出一款生发水和美白滋润的面霜,我记得你不是做过效果很好的祛疤膏和生发水对吧,美白和祛疤这两者之间的区别不是太大,能祛疤的药膏自然能美白,这时候怎么能少得了你这员大将呢!”
江秋月明白了,朝她比了个ok的手势,“那我回头把方子给你。”
“先别了,等我和部队那边能谈妥再说,要是不行的话就算了。”杨双双道。
江秋月点头,“那你什么时候要用了告诉我一声。”
杨双双点头,“放心吧。”
之后的一段时间里,杨双双一直没有行动。
江秋月实在没忍住道:“你最近是不是遇到什么问题了?”
杨双双摇头,“国家目前也只是在进行改革开放的试点,所以我也不着急,我在等一个机会。”
“嗯?”江秋月不明白,“什么机会?”
杨双双就说:“我在等全面大裁军的消息。”
果不其然,在七九年的下半年,有关于裁军的条令就陆陆续续的下发了。
这次裁军可谓是全国性的大动作,直接导致了现在乃至到未来几年将会有几十上百万人瞬间没了工作以及收入来源。
与此同时,国家也在发愁如何安置这些人。
杨双双去找了许长盛一趟,非常开门见上地和他说有办法能解决一部分复员军人的安置问题。
许长盛最近也日常头疼这个问题,几乎每天都要开会想办法,现在杨双双主动找上门,加上他也清楚杨双双的点子多,就问了起来。
杨双双大致和他说了一番公私合营的事情,保证到时候公司的岗位除了一些必须必要的技术、管理等岗位外,其他的尽量安排那些复员军人,尽最大的努力帮忙解决一部分人的再就业问题。
这事儿倒是戳动了许长盛的心思,加上杨双双还和许长盛大谈特谈了改革开放后国外的资本入驻后会给国内的企业带来的冲击,以及现阶段国内企业所存在的一些弊病,以及将来国内企业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倒是真让许长盛动了心。
只是国内之前也不是没有公私合营的先例,但最后很多都倒闭了,他实在担心杨双双的这个最后能不能走通。
杨双双之前也想过这个问题,知道一旦公私合营,最后很容易让一些外行指导内行,最终将所有的心血都付诸东流,便将她思索了很久的股权框架讲了出来。
公司实行全员员工股份所有制,即当一名员工满足了一定的条件后就可以获得公司的股权,其实就是套用了后世华为的股权结构,股东会由管理者,也就是她,以及技术参股的江秋月,和工会,也就是由持股员工组成的代表会这三方组成。
公司的一切决策都将由这三方共同决定,她和江秋月本就是一国的,江秋月也不大爱参与生意上的事情,最终做决定的还是她。
杨双双还特意为江秋月争取了所有产品专利,就算将来有人想要插手公司的事情也可以,大不了她到时候拉着江秋月带着专利跑路。
另外还有很多细节自然要等到这件事真能行得通才能讨论,杨双双见许长盛没什么问题了,就先回去了。
许长盛思考了两天,就找机会和其他人把这件事情说了。
几位领导开了个小会,倒是觉得杨双双的这个申请也未尝不能尝试,便同意了。
得到了同意的杨双双很快就开始动了起来,时常神龙见首不见尾。
与此同时,江秋月这边也收到了王佳丽打过来的电话。
江秋月原本还以为是江家出了什么事情呢,结果问了之后才知道王佳丽的这个电话不是为江家的人打的,而是大队的干部有事情想问她。
等到稍微了解后,江秋月才知道原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已经推广到柳月湾那边了,但是由于如今乡下识字的少,且又有之前闹的革命在,一时间就算很多人心动,县里面也一直宣传让他们快点分田,但也没人真敢动手分田。
最终一群人商讨来商讨去,想到了嫁了个好人家并且现在还在首都读书的江秋月,于是就找到江家,让他们帮忙打个电话问一问这事儿到底能不能干。
江秋月就说:“你们放心分就是了,如今全国大部分地方都已经分田了,不会出事的。”
“真的?”电话通那边传来了一群人的震声吼动,随后江秋月又听见有人将其他人赶走,才继续说:“秋月啊,你就在首都,可得帮我们看清楚了,这事儿可不小啊,大家伙心里都悬着呢?”
江秋月一时间也不好和他们解释太多,且就算她说了很多术语,他们也听不懂,便再次告诉他们可以。
那边电话里面还是不放心,又叨叨着和江秋月确认了好几遍,最终才把一颗悬着的心放进了肚子了。
大队部里里外外围了一堆的人,等到电话一放下,人群就闹闹哄哄起来,问支书分田的事。
老支书把手往桌子上狠狠一按,“秋月说能分,咱们就分!”
“今天就去丈量田地,每个小队的队长带着你们队里读书识字的赶紧回去量,咱们尽快把这件事给干好了!”
混乱的人群瞬间欢呼了起来,高高兴兴地围着老支书往家走。
柳月湾分田的事情自然影响了周边其他的生产队。
当那些人知道是江秋月告诉他们可以分的时候,其他生产队的也开始跟着动了起来。
和柳月湾这边相似的还有很多的地方,整个国家都在看似悄无声息但却已经快速的转动了起来。
市场上出现了很多以前未曾见过的东西,大城市里开始零零散散出现一些私人的小摊位,城市里的烟火气彷佛更浓了些,以往的黑蓝灰正在逐渐被更多漂亮又鲜亮的色彩取代,每个人的精神面貌都焕然一新。
忙忙碌碌中就到了七九年的年尾。
许家回国探亲的那一批人早就去沿海那边投资发展了,如今成果也挺喜人。
江秋月虽然和他们没什么联系,但偶尔也能从周碧云的嘴里知道他们一直没有和许长盛他们断了联系,加上许老太太如今还留在国内,两边目前相处的还挺好的。
临近年关,那边的人表示回来一起过年,许长盛他们表示了欢迎。
杨双双经过小半年的忙碌,差不多已经把该办好的都办好了,年后公司就会正式转动起来。
他们一家这几年也一直和许家一起过年,今年也是一样。
如今的市场早就不是前些年可以比拟的。
虽然很多东西还需要票才能买,但也有更多的东西不需要票也能买了。
周碧云如今退休在家,早早就买了很多的年货回来,又知道江秋月的手艺好,还特意从一些私人那里买了很多的猪肉,拉着江秋月一起做了很多的腊肉和腊肠,以至于很长一段时间,许家都飘荡着肉香。
二十九那天,周碧云又让江秋月帮忙配了一副卤药,开始在家里提前“哐当哐当”着卤东西。
到了年三十,许家一大早就热闹的好像菜市场。
许家人又一大早就过来了,人太多,李嫂也回家过年了,周碧云一个人可忙不过来,就非常自然地指使着其他许家的人帮忙干活
江秋月和杨双双也跟着忙的团团转。
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国内的食物实在太好吃的缘故,这一回,江秋月倒没再在那些回国的许家小辈的脸上看到什么不情不愿。
杨双双还借此机会和许家的一行人建立了友好关系。
私下里,杨双双还和江秋月偷摸感叹道:“姐妹,你还记得当初我刚生完孩子后和你说的那些话吗?等我先在国内站稳脚,就和你的那些七大姑八大姨的合作,正好借用他们的关系开拓国外的市场,咱们去赚外国人的钱去!”
杨双双喝了点酒,情绪有点激动,就勾着江秋月的脖子说:“崽啊,等着姐妹带你发大财吧!”
江秋月笑着点头,“好啊,我还等着你赚了大钱后和你一起买四合院呢。”
杨双双点头,“放心吧,肯定很快的。”
年初一,江秋月和杨双双分别给一些老师和好友拜年后,一个往叶城去,一个回江家。
距离江秋月上次回江家也已经好几年了,正好许从周今年有时间,江秋月便打算回去看看。
杨双双则是有正事。
陈红缨和赵长熙经过差不多近一年多的相处,已经确定了彼此。
但是去年快期末的时候,学校给了赵长熙一个公派留学的名额,这一走恐怕就要一到两年。
赵长熙舍不得放弃这个机会,但也同样舍不得陈红缨,更担心他的离开会给两人的感情造成阻碍。
几经思量后,赵长熙最终决定找陈红缨商量。
陈红缨倒是劝他不要放弃这么好的机会,两人最终商量决定先把彼此的关系正式告知了双方的父母,然后订婚。
如今大学里面不允许结婚,但是还是可以订婚的。
不管是陈红缨还是赵长熙都是即将三字头的年纪了,早就是父母眼中的老大难。
如今两人自己解决了终身大事,且对方听起来就很不错的样子,自然心生欢喜。
两边的父母也通过电话,都不是什么难缠的人,自然很快就把两个孩子的事情给敲定了下来。
年后,赵家就会过来正式给两个孩子定下,也算是过了明路。
杨双双一家就是作为亲人过去参加陈红缨和赵长熙的订婚仪式的。
赵长熙自那次的国庆演出后就没再见过闫胜利,但他早就从陈红缨的嘴里知道了闫胜利其实早就认可了他,因此对闫胜利的态度很好见人就喊道:“大哥。”
闫胜利没应声,而是上下扫了赵长熙一下,朝他伸手,“你好。”
上一回被握手的阴影再次袭来,赵长熙脸上的笑容都不自在了,但还是顺从地伸出了手。
闫胜利和上次一样,什么废话也没说,就是用力捏了一下,直叫赵长熙的神色变换了之后,才一脸平淡地松开,睨视着他。
赵长熙从这个动作和眼神里看到了浓浓的警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