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变换

陈瑞昌等人被执行死刑的那天,去看热闹的人很多。

孟东河、王文淑、段明玉等一众人及其家人也都过去看了。

王文淑是因为哥哥牺牲的事情间接恨上陈瑶瑶一家的,如今他们罪有应得,王文淑看过之后回去就狠狠痛哭一场,还病了几天。

与此同时,有关于裁撤部分不必要或者已经不符合当下国情,过于臃肿且支出较大的部门或者机构的人员的条文也下发到了各级单位。

不限政府部门还是部队,都收到了这一决定。

其中,文工团也在列。

当下的文工团除了有很多正式编制的员工外,还有很多都是业余的,但他们拿的工资都差不多,每年都会产生很大一笔支出,给财政带来了极大的负担,也是这次重点被关照的部门。

尤其提点了他们要精简再精简,搭建综合性的团队,重视一专多能的培养等等。

几乎所有业余的员工都是第一批被裁撤的,随后又开始了一些在编但是不必要的岗位人员。

不过这批人会看情况调到一些缺人的岗位上去。

王文淑是在编员工,但因为她本人的条件并不是特别好,也比不上陈红缨这种自带天赋且又努力的,也成了被调岗的那一批。

最早听到的小道消息成了现实,王文淑原本以为自己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但乍一接到调令的那一刻,她还是忍不住难过了起来。

部队里有女兵的建制很少,除了文工团这一光鲜亮丽的之外,也就剩下话务员、卫生员、炊事员、饲养员这些岗位。

当然也有女民兵,但和她们不是一个性质的。

王文淑不想去当炊事员、饲养员,也干不好这样的活,话务员目前也不缺,只有卫生员这个岗位了。

但卫生员平时在医院无事,可战时要上战场的。

不说王文淑愿不愿意答应,她家人第一个都不愿意了。

王文淑的哥哥已经牺牲了,这边临近边境,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要打仗,万一王文淑再出事了,可怎么办?

事情有些僵持,加上王文淑的年纪也大了,家里人这两年也开始给她寻摸对象,如今倒是找了个不错的。

且陈瑞昌的事情一出,如今连累了不少人被拉下马,也空出了不少的岗位,要是想想办法,加上他们还是烈士家属,未尝不能在地方上给王文淑弄一个工作名额。

王文淑几经思量,又在回家相亲后,决定听家里人的话,选择回家结婚。

且她的工作也已经安排好了,百货商场的销售员。

陈红缨对王文淑这样的选择有些可惜。

她倒不是觉得王文淑一定要留在部队或者不应该结婚,但明明还有考大学这么好的一条通天大道,她不明白王文淑为什么不选。

陈红缨和她一个屋里住了这么多年,感情很深,忍不住又劝她道:“你为什么试着参加一下高考呢?”

王文淑停下收拾衣裳,坐在床上看着陈红缨说:“我和你不一样,我没有那么大的野心,就想过好现在的日子就行了。都说听诊器方向盘,人事干部售货员这几个是金饭碗,我如今也是端着金饭碗的人了,这可比铁饭碗还要稳当,也比我去当卫生员轻松。”

陈红缨和江秋月聊过,知道将来国家的经济腾飞,如今看着光鲜亮丽的职业很快就会被淘汰掉。

但这些不能和王文淑说。

可她还是想要劝一劝王文淑,想了想又说:“可你要是上了大学,毕业后直接就分配到更好的单位,不比售货员更好吗?”

王文淑摇摇头,“我可不像你,我们俩虽然差不多大,但我学不进去了,我肯定考不上的,就不想这些对我来说不实际的了。”

陈红缨抿了抿唇,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王文淑笑了一下,走过来在陈红缨的身边坐下,搭着她的肩膀说:“我知道你是为了我好,但我真的不想考,我也考不上,你就不用替我担心了,我那个对象家里条件不错,他本人的工作也可以,我们俩都端着国家的铁饭碗,以后的日子舒服着呢!”

陈红缨低低地叹了口气,握住了王文淑的手。

王文淑走后,团里的其他人也陆陆续续离开了不少,以往总是热热闹闹的文工团瞬间变成了另外一个样子,有时候在路上走半天都见不到一个人。

以往明明在宿舍都还觉得吵的。

团里的领导都知道陈红缨如今要考大学,加上最近忙着整修的事情也没空搞什么排练,也就没人来打扰她。

不过陈红缨还是给江秋月和杨双双写了封信,信里面说了这件事,觉得王文淑可惜了。

江秋月和杨双双对此不做评价。

还是那句话,每个人的路都是自己选的,走对了,那就是阳光坦途,鲜花大道,走错了,要么被扎的满身是血冲出来,要么掉头重新开始。

高考恢复的消息一传出来后,她们就觉得日子好像过得特别的快。

最近周碧云承接了几个孩子的事情,让她们全身心放在高考上面,就连每逢江秋月过来必然找她的林院长都难得没过来打扰她。

时间转眼就跨进了十二月,离考试的时间一天天接近了。

杨双双竟然罕见地紧张了起来。

“也不是第一次参加高考了,想当初我也没有现在这么紧张,你说我是怎么了?”她靠在江秋月的身上长吁短叹。

江秋月瞥她一眼,“担心考不上?”

杨双双撇嘴,“是吧。以前学过的大部分都还给老师了,就算都说现在的高考不难,但只要一想到这是很多人改变命运的机会,还是忍不住有些担心。”

江秋月就说:“我也有点紧张。”

“你也紧张?”杨双双一骨碌爬起来,盘着腿坐下盯着江秋月说:“你居然紧张,不会是蒙我呢吧?”

江秋月摇头,“我蒙你干什么,我确实有点紧张。”

不过江秋月更担心的是要考政治,怕到时候答题的时候会不会出现思想错误。

但她没说出来,免得杨双双到时候更紧张了。

江秋月想着她们最近一段时间一直待在家里,几乎没怎么出去过,就拉着杨双双说:“要不然,今天出去玩吧,放松一下,一直这么高压,心里也受不了的。”

杨双双闻言想了一下说,“正好我们这些年都没有单独出去玩过,今天就我们两个出去吧,谁也不带。”

江秋月点头,“好啊,顺便拍点照片。”

杨双双站起来就说:“那我去拿相机,我们就边玩边拍点照片。”

周碧云最近要求家人干什么都要动作轻一点,就连孩子们也被她嘱咐过不要打扰妈妈,想尽力给江秋月和杨双双创造一个更好的复习环境。

现在冷不丁见她们下来,还一副背着东西要出门的样子,就奇怪了,问道:“你们俩怎么下来了,这是要干什么啊?”

杨双双冲周碧云扬了扬手中的相机,说:“我们出去玩,一直这么学,觉得太累了,出去放松一下。”

周碧云:“……”

都还不等周碧云说出下一句话,杨双双就已经拉着江秋月跑了,江秋月也只来得及和周碧云挥挥手。

“妈,我们走了,今天家里不用烧我们的饭了,我们估计要很晚才回来。”

直到门口都没人了,周碧云才反应过来,嗔了一声说:“这俩孩子,都当妈了,还这么风风火火的。”

杨双双和江秋月就直奔地铁站而去。

她们俩在当下能让人进去的旅游景点都打了卡,拍了照,高高兴兴玩了大半天,最后还去百货商场买了如今首都里最流行的衣裳,又去理发店烫了头,西餐厅吃了饭,然后才踩着浓厚的夜色,伴随着脚下高跟鞋的踢踏声回家。

一进门,几个孩子一溜烟儿地坐在沙发上,齐刷刷地盯着她们看,原本还带着怒气的表情在见到她们的那一刻纷纷凝滞了。

大波浪、红嘴唇、格子外套、小皮鞋。

这是……谁?

好一会儿后,几个孩子才从傻眼中回神,带着疑问的口吻道:“妈妈?”

杨双双和江秋月走进来,当着所有人的面高高兴兴地转了一圈,掐着腰说:“怎么样?好看吗?”

当下的首都有些两极分化,有些人就打扮的特别时髦,有些人还保持着以前淳朴的特色。

江秋月和杨双双之前勉强算是后面一种,虽然不能说真的很淳朴,但也没有追赶如今的潮流,一直都是一种休闲、清爽的装扮。

现在猛一学起来,竟然让人有种改头换面的感觉。

不止几个孩子不敢认了,就连周碧云都有些不敢认了。

好一会儿后,周碧云才一脸稀罕地过来围着两人转了一圈说:“你还别说,这一打扮就跟换了个人一样,好看!你们这么年轻,早该打扮起来了。”

几个孩子也叽叽喳喳地围了过来,对着两位妈妈如今的装扮发出自己的感慨。

好一会儿后,他们稀罕的差不多了,就开始对两人进行了批判。

“妈妈,你们出去玩居然不带我们!”

江秋月和杨双双只好给几个孩子保证说等他们期末考完试,她俩再带着他们出去玩。

晚上睡觉的时候,许斯颐竟然把家里面的相机找了出来,说:“妈妈,我想和你拍一张合照。”

江秋月倒是没意见,但有些奇怪道:“你怎么忽然想和妈妈拍合照了?”

许斯颐认真地盯着江秋月看了一会儿,才抿着嘴巴笑了下说:“妈妈好看。”

“那妈妈以前不好看吗?”江秋月起了逗弄小家伙的心思。

许斯颐认真摇头,“以前也好看,现在也好看,以前拍过照片,现在的还没拍过。”

江秋月笑着在许斯颐的脑瓜门上点了一下,说:“我们家斯颐现在越来越会说话了,不过现在天太黑了,拍出来的照片效果不太好,明天白天再拍怎么样?”

许斯颐想了下,妈妈反正也不会跑,就点了点头,又把照相机给放回去了。

然后他又跑了回来,仰头眼巴巴地看着江秋月说:“妈妈,我今天晚上可以和你睡吗?”

小家伙如今年纪不算大,睡一起也没什么,江秋月就点了点头,“行吧。”

许斯颐立马乐滋滋地咧开嘴笑了。

第二天,江秋月就找杨双双帮忙给她和许斯颐拍照。

杨双双家里的几个孩子见状也要一起拍,最后他们干脆叫上了周碧云,到院子里面拍了个尽兴。

发泄了一番后,江秋月和杨双双原本有些焦躁的心又缓和了下来,重新投入了复习这项大工程当中去。

时间在无形当中流逝,总算到了要参加考试的这一天。

首都的天气特别的应景,还下了初雪庆祝。

这边靠近北方,冬天本来就又冷又干。

周碧云一大早见到外面茫茫一片白雪,就担心江秋月和杨双双考试的时候冻手冻脚,特意给她们准备了好几个暖手袋。

几个孩子也乖乖的。

江秋月和杨双双在家人的期盼中宛如赴战场一样去考试了。

原本以为会千难万难的高考眨眼间就在笔尖下过去。

江秋月和杨双双前世经历过高考,自然养成了带答案出来的习惯,并且在考试过后进行了对照,结果发现她们两个的答案基本上差不多后,也就放心了。

倒是许长盛看着她俩这个样子,想了想,把今年的高考试卷拿了一份给周山映,让周山映给出一份标准答案。

周山映:“……”

他无语的表情太过于明显,就像是在说“我每天这么忙,你让我干这种毫无技术含量的小事”一样。

许长盛就非常理直气壮地说:“这是你姐说的,秋月和双双都是今年参加高考,心里没底,你给出一份标准答案,我回去拿给她们对照一下,也好让她们心里有个底,将来好报学校。”

听到是周碧云的吩咐,周山映才不情不愿地接了下来,转头交给了手下的研究员。

晚上许长盛回家的时候,就把这份标准答案给带回来了。

除了语文作文,还有政治外,她们理化方面的分数都挺高的。

许长盛还亲自给他们看了政治方面的卷子以及其中的答题要点,两人估出来大概也能考个三百六七左右。

许长盛就说:“妥了,大学肯定能上,这下放心了。”

之后,江秋月和杨双双分别给江立业还有陈红缨打了电话。

不过两人俱是心中忐忑不安,还说有很多地方都没写完,也不知道到底能不能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