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碑上的诗
崔大人想了想,说道:“好,为了帮助破案,本官就破例一次,翻阅试卷。”
开封府尹说道:“对对对对,本官也是这么想的。”
于是大家决定开卷房,查阅考卷,当然这种事情只能够崔明冲和开封府尹来做,其他的考生不得踏入卷房之内。
经过一番查找,发现向天问有考试,而且还答的很好,不时凶手仓促之中写出来的,而且和之前的笔迹一样,说明是同一个人写的,那也就是说向天问是有考试的。
这个结论一出来,大家就知道向天问不是在未时被杀的。
公孙策说道:“昨天申时才考完的,这说明文浩和天问一样,都是在酉时被人杀死的。”
崔大人说道:“但是文浩被杀以后,为了考生的安全,我已经派人封锁上山的道路,凶手不可能在酉时上山,也不可能行凶之后逃脱。”
公孙策说道:“有可能他不是在酉时上山,而是本来就在山上,等他杀人之后等到我们大家都过来了,他才出现,再混进我们大家之中。”
崔明冲说道:“你是说凶手就是这些在场当中的一员。”
公孙策说道:“我想,这是唯一合理的解释了吧。”公孙策想到的是当初沈良杀高丽太子的手法。
开封府尹说道:“来人啊,去查查那些考生酉时后都在干些什么。有答不出来,或有疑点的,都给我锁回来。”
“遵命。”
离开了文库,走在山道上,公孙策看着包拯说道:“你在想什么,刚才一直都不说话。”
包拯说道:“我有点想不明白,为什么死的都是成绩好的考生。”
公孙策说道:“这还不明白,他就是要把可能做状元的人都杀死,你想想,天问,昨天的答案答的那么好,极有可能问鼎状元,看来啊,天问的真才实学比他的名气还要大。”
包拯说道:“我不明白的正是这一点,除非他先看过天问的试卷,否则他首先要杀的也不该是天问啊。”
公孙策说道:“说的也是,莫非天问的死因另有蹊跷。为什么水缸里发现了千鲤湖的碧螺草呢?”
包拯说道:“我也不知道,现在只有一个办法了。”
公孙策问道:“什么办法?”
包拯说道:“跟我来。”
展昭看着急急忙忙跑掉的包拯,无语的说道:“二哥总是这么风风火火的,大哥,你说为什么凶手要连着杀了两个人?”
乐丹笑着说道:“其实答案很简单。”
展昭问道:“什么?”
乐丹说道:“杀人的动机无非是财、权、名、仇、恨,没有人会花这么多的心思去杀两个不相干的人。”
包拯一路跑回了鲤跃居,跟老板说了一声,进入了向天问的房间。
乐丹和展昭也跟着进来了。
展昭问道:“为什么要来天问的房间?”
包拯说道:“别问了,快找找有什么线索吧。”说完径直走向了书桌,想要看看他平时的学习情况。
翻找了一阵,包拯果然发现了向天问的学习笔记,说道:“你们过来看,这是天问的学习笔记。”
公孙策问道:“有什么线索?”
包拯指着笔记本说道:“上面写着十月初二可以,初三满意,初四满意,初五就没有了。”
凌楚楚说道:“有可能是读书太累了。”说着她无意间翻到
了一张白纸,上面写的正是千鲤湖旁九龙门石刻上的诗。“你们看,这不是九龙门石碑上的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