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囧》、《港囧》两部电影,让利给院线的力度很大。
大量让利院线,本来卖的就不比别的电影差,排片力度就很大!
看似在票房上让利了,其实无所谓,基数大,我十几亿的电影再怎么让利也比你一两亿赚的多。
除此之外,院线我也维护好了,要知道,院线拿6-7成的票房,这样的让利可是真金白银,而且很可观。
票房高了,投资人收益就有了,制片公司该赚的都赚了,还因为拍的好一直有生意,电影院赚的很开心,再加上票补,观众9.9很实惠的看了电影,一下子四赢!
《港囧》的票补创下了影视记录——直接砸了1.2亿做票补!
问题也来了,都这么效仿,让利电影院,那制片方的权益谁来维护?
你做的是一个亿以下的低投资,重工业电影最简单的评价基准:投资大、特效足!
疯狂让利,即便一部电影卖20亿,可是成本如果是6亿,那就不赚钱…
在中国电影产业链条上,制片发行方居于弱势由来已久,电影生产的所有风险几乎都由它们承担,全行业的亏损更显现了这种压力的不可承受之重。
而在2012年,这种劣势尤为明显:引进片数量的增加使院线有了更多更好的选择,电影产量院线排都排不过来,越来越突出的买方市场特征使制片发行方在与院线的博弈中也越来越式微…
今年是最好的机会,五大制片方合力压制院线…
可惜,最终的结果很扯淡…
事实上,之后的几年,电影院线全面赢利,制片方却90%以上都处于亏损状态…
这是不公平的:创意和内容方天然应该拿大头!
苹果公司每卖出一台iphone,就能拿走利润的58.5%,虽然苹果产品的大部分组件都在中国生产,但中国劳动力却只能拿到利润的1.8%。
我们刚好相反…
当整个产业链中核心生产者的积极性受到打击时,其结果自然可想而知。
电影局是不可能出政策的——中影院线占了三分之一的份额,一旦调控,院线怎么办?
估摸着,《泰囧》之后,徐光头就该组建自己的制作团队了…
……
9月20号,天气很热,太阳很足。
电视机播放着《杉杉来了》…